急性中毒处理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0页(1493字)
【释义】:
小儿因短时间内摄入、吸入或接触大量有害物质造成急性中毒,应立刻进行治疗。诊断明确者,尽快使用特效解毒剂。病因未确定前,应同时进行必要的诊断检查和一般抢救措施。急性中毒的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 根据中毒类型,进行排毒处理。
(1)口服中毒
1)催吐 只要胃内尚存有毒物(一般服入后4~6h内)都应催吐。用匙柄、压舌板或手指等刺激咽部和咽后壁,使之呕吐。或药物催吐:①吐根糖浆10~20m1加水100~300m1口服。②口服1∶5000高锰酸钾溶液100~300ml,可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还可氧化多种生物碱起到解毒作用。神志不清者及腐蚀剂、油剂中毒者或患严重心脏病、食管静脉曲张者不可催吐。
2)洗胃 洗胃应在服入后4~6h内进行,反复清洗,直至胃内水清无味为止。毒物不明时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如明确毒物性质,最好选用相应洗胃液。腐蚀剂中毒,洗胃易损伤黏膜,兴奋剂中毒洗胃易引起抽搐,故禁忌洗胃。
3)导泻 ①口服泻剂,以使毒物尽快排出。口服50%硫酸镁或硫酸钠0.5ml/kg,加水50~250ml。②1%温盐水、1%肥皂水或清水高位灌肠。
(2)接触中毒 尽快去除污染的衣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皮肤、毛发及指甲部位。对不溶于水的毒物可用适当的溶剂清洗。强酸强碱中毒时,不能用酸和碱的中和剂清洗,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加重皮肤损害。
(3)吸入中毒 立即移离有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送入高压氧舱。
2.解除毒物吸收
(1)阻滞毒物吸收
1)化学中和 强酸中毒可用弱碱(4%氧化镁、氢氧化铝、肥皂水)中和。强碱中毒可用弱酸(稀释食醋、果汁、5%枸橼酸)中和。
2)吸附剂、黏膜保护剂 口服牛奶、蛋清、豆浆不但有中和酸、碱作用,亦可保护黏膜及延缓毒物吸收作用,对金属中毒能沉淀毒物。此外还可液状石蜡、食油内服。对中毒物质不明者可用活性炭2份、氧化镁1份、鞣酸1份(可用浓茶代替)加水10~20倍内服。
(2)特殊解毒剂 重金属中毒用二巯基丙醇,氰化物中毒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有机磷农药中毒用解磷定、氯磷定、阿托品。绿豆汤、甘草煎剂可作为通用辅助解毒剂。
3.促使吸收毒物的排泄
(1)输液(大量饮水也可) 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可冲淡体内毒物浓度,增加尿量促使排泄。
(2)应用利尿剂、脱水剂。
(3)腹膜、血液透析疗法 对少数危重急性中毒者可采用,以增加毒物排出。
4.对症及支持疗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