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96页(3773字)

凡皮肤、黏膜和巩膜等处由于胆红素沉着而呈现的黄染,称为黄疸。正常血清胆红素为3.4~13.7μmol/L(0.2~0.8mg/dl),超过34μmol/L(2mg/dl),即出现临床黄疸。结合型胆红素超过总胆红素30%,为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反之,为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代谢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发生黄疸,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摄取或结合障碍可导致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排泄障碍则导致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结合及排泄障碍则导致混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亦有用肝前性、肝性、肝后性黄疸来分类。

【病因】

1.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1)胆红素产生过多(肝前性黄疸)

1)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全身免疫性溶血、感染、药物性溶血等。

2)内出血的吸收,如分娩时头颅血肿。

3)红细胞增多症。

4)肠肝循环增加,肠梗阻、肠蠕动减少。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母乳黄疸。

(2)胆红素摄取、结合障碍(肝性黄疸)

1)摄取障碍

a.肝灌注减少 新生儿生后肝循环改变、右心衰竭、低血容量。

b.Y蛋白不足 新生儿生后暂时性不足、药物等竞争抑制。

2)结合障碍

a.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或活性减低,如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完全缺乏)、Ⅱ型(部分缺乏),Gilbert综合征(活性减低)。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受抑制,如Lucey Drisoll综合征、药物。

c.其他,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缺氧、酸中毒等。

2.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1)胆红素运转、排泄障碍及混合病因(肝性黄疸)

1)胆汁淤积

a.先天性 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

b.肝细胞代谢障碍,如半乳糖血症、酪氨酸血症、Niemann-Pick病、胃肠道外营养等。

2)混合性 感染所致肝细胞损害(TORCH感染、病毒、细菌、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中毒性肝炎,如药物、胃肠外营养;特发性婴儿肝炎、重症溶血症及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2)肝内、外的胆道阻塞(肝后性黄疸)

1)肝内胆管疾病 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胆汁黏稠综合征、Caroli病、Byler病、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等。

2)肝外胆管疾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胆结石、胆管受压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史 注意患儿的年龄,黄疸出现的时间及伴有的症状,有无家族遗传史、传染病接触史、药物史、母妊娠分娩史及黄疸进展急缓、其他伴发症状等。

新生儿时期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1)新生儿溶血病,系由Rh和(或)ABO系统血型不合所致。其特点是生后24h即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

2)新生儿败血症,系由感染所致。可伴有肝功能减退,酶活力降低。

3)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d出现黄疸,且一般情况良好,多在1周内消退。

4)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黄疸出现可早可晚,常有肝大,大便黄色或发白,肝功能异常。

5)胆汁瘀积综合征,其发生可与新生儿溶血病有关。

6)先天性胆道闭锁,多于生后2~3周出现黄疸,逐渐加重,大便呈白陶土色。

7)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8)母乳黄疸,多于生后4~7d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停止哺乳24~72h后即下降,患儿一般情况好,此症系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以致肠肝循环增加而引起黄疸。

婴幼儿和儿童期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1)肝炎(病毒性或中毒性)。

2)胆汁性肝硬化。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5)输血时血型不合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2)临床表现 黄疸患儿均有轻重不等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视血中胆红素增高的程度而定。观察黄疸应在自然光线下才能看清。还应与由于摄入大量胡萝卜素或服用某些含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等所致的皮肤黄染相鉴别,这种黄色仅见于鼻唇沟、手掌及足底,巩膜则无黄染,血清胆红素含量也正常。溶血性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患儿皮肤呈柠檬色或淡黄色;阻塞性或肝炎性黄疸患儿皮肤呈暗黄或黄绿色。

体检时应注意患儿有无贫血,肝脾是否肿大。黄疸伴重症贫血,应考虑溶血性贫血;黄疸伴肝大、肝脏触痛,可能为肝炎;黄疸伴上腹剧痛,可能为胆道蛔虫、胆道系统感染。黄疸伴大便白陶土色,考虑先天性胆道闭锁。

2.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黄疸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总量、结合及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及其他肝功能检查,还应查尿及大便的尿胆原。

(1)肝前性黄疸

1)多有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升高。

2)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增加。

3)Coomb试验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尿和大便中尿胆原增加,尿内胆红素阴性。

(2)肝细胞性黄疸

1)胆红素总量增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可升高。

2)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

3)肝功能多数异常,谷丙转氨酶增高。

4)病原学检查,包括血清学,如甲、乙肝炎病毒,CMV、弓形虫等IgG、IgM抗体阳性,病原分离可确诊。

(3)肝后性黄疸

1)血清总胆红素增加,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2)尿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

3)大便中无粪胆原或极少。

4)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加,见于先天性胆管闭锁、胆管结石、胆管蛔虫、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5)肝脏B超、放射性核素检查、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可明确肝胆疾患病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