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65页(2072字)

脊髓灰质炎系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病毒分为Ⅰ,Ⅱ,Ⅲ型,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通过粪-口途径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肢体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诊断】

1.流行病学 询问接触史及口服灰髓炎疫苗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5~14d。临床表现轻重不等。

(1)瘫痪前期 起病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症状、肢体疼痛、头痛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症状。

(2)瘫痪期 少数患者或出现肢体松弛性瘫痪,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但肢体感觉存在。可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致尿潴留。若瘫痪影响到腹部肌群,可出现呼吸减弱,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极少数患者可侵犯中枢,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伴有呼吸道过度分泌,导致急性肺水肿样表现。偶见中枢性循环衰竭。若患者合并有脊髓和脑神经运动核的损害,可见眼球运动不协调,吞咽障碍等,脑炎型者可伴有嗜睡,抽搐甚至神志不清。

(3)恢复期 热退后数天,瘫痪一般不再发展。6~12个月内可恢复,少数形成肢体萎缩、畸形等后遗症。

3.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外观微浑,压力稍高,白细胞数轻度增高(50~500)×106/L,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则淋巴细胞为主,热退后即降至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糖稍增;氯化物大多正常。少数患者脑脊液可始终正常。

(2)血象 白细胞多数正常,在早期或继发感染时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期血沉增快。

(3)病毒分离 起病一周内可从鼻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到病毒,粪便中病毒可持续存在2~3周。早期从血或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则意义更大。

(4)血清学检查 取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

4.鉴别诊断 瘫痪型须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家族性周期性瘫痪、引起瘫痪的其他病毒感染相鉴别。

【治疗】

肢体瘫痪早期、体温未退者的治疗:

1.瘫痪前期

(1)绝对卧床休息,良好护理;流行期间对发热不明的儿童,须密切观察。

(2)对有接触史而未服用过灰髓炎疫苗的儿童,应注射丙种球蛋白(0.2ml/kg,分为1~2次肌注)。

2.瘫痪期

(1)对症处理 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循环障碍,及时处理,妥善保护瘫痪肢体。注意清除咽喉分泌物,必要时鼻饲、吸氧、气管切开。

(2)药物治疗

1)肢体瘫痪早期,体温未退者 儿童患者用地塞米松剂量:1~5岁,每日1~2.5mg;6~12岁,每日2.5~5mg,分次口服,或一次肌注或静滴均可。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3ml,肌注,共2d。

2)热已退,以下肢瘫痪明显者的治疗 地巴唑片10mg,口服,儿童剂量酌情减少每日1次。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并配合针灸。

3.恢复期 在瘫痪停止进展即可有选择地进行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针灸、推拿、电针穴位刺激治疗,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本病遗留的肢体畸形如不能恢复,可选择适当年龄作畸形矫正手术。

【预防】

(1)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彻底消毒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

(2)对2个月至7岁儿童,每年分次口服Ⅰ型(红色)、Ⅱ型(黄色)、Ⅲ型(绿色)减毒活疫苗糖丸各1粒,每次间隔6~4周。或每年1次服3型混合疫苗(白色)连续2年。

(3)未服用疫苗而密切接触的幼儿,可肌注丙种球蛋白0.3~0.5mg/kg,次日再注射1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