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564页(3707字)

【释义】: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液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微血管内广泛发生血小板凝聚,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播散性微血栓;随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又激活了纤溶系统,导致凝血障碍。临床表现为广泛栓塞、严重出血、休克、溶血和各脏器功能障碍。

儿科常见病因如下:

(1)感染性疾病 如中毒性菌痢、粟粒肺、败血症、出血性麻疹、暴发性肝炎、巨细胞包涵体病、伤寒、钩体病和恶性疟疾等。

(2)组织损伤 如创伤(挤压伤)、手术、烧伤、咬伤、冻伤、硬肿症等。

(3)休克 由各种原因所致,如感染、创伤、出血、及中毒等引起的休克。

(4)白血病和泛发性恶性肿瘤,特别是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5)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血小板破坏如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巨大血管瘤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1)一般临床表现

1)起病可急可缓,急者于数小时至1~2d即出现症状;慢者症状可历数月,出血症状不严重。

2)病早期可出现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花纹、发绀、血压下降等。

3)出血为主要症状 既有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紫癜、瘀斑,又有凝血因子缺乏出现的深部血肿和大片出血。注射针孔出血不止或针孔周围形成瘀斑为常见症状,消化道、口腔黏膜、创伤和手术部位以及泌尿生殖器均可出血。应用一般止血药和输血治疗无效。

4)血压下降和休克 休克和DIC互为因果,休克和微循环障碍不易用原发病来解释。

5)栓塞 各脏器和组织中微循环内广泛形成血栓。肾栓塞表现为血尿、少尿和肾功能衰竭;肺栓塞时突然呼吸困难、发绀和咯血;胃肠道栓塞表现为腹痛、呕血、便血;脑栓塞可有头痛、嗜睡、昏厥和抽搐等;末端部位如肢端、耳郭栓塞则局部青紫坏死。

6)溶血 微血管内形成无数纤维蛋白索条及网眼,红细胞通过时受到机械损伤而破坏造成溶血。除表现为黄疸、贫血外可发生血红蛋白尿,急性时有发热、腰背酸痛、浓茶色尿等。外周血涂片见畸形红细胞>10%。

(2)按疾病进程进行临床分型

1)急性型 常在几小时或1~2d内发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出血严重,常伴有休克。如广泛性大手术和血型不合输血导致的DIC。

2)亚急性型 多数于几天或数周内发病,可伴低血压,一般无休克。如败血症、肿瘤转移或灼伤等所致的DIC。

3)慢性型 病程可达数月,高凝血期明显,出血轻或无,休克不明显。如巨大血管瘤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DIC。

(3)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期

1)高凝血期 此时DIC症状不明显。由于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流或因凝血因子被激活,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功能亢进,病理上可有微血栓形成。

2)消耗性低凝血期 发生出血、休克和栓塞等症状。微血管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性减低。

3)继发性纤溶期 由于Ⅻa和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使纤溶系统被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使临床上出血症状更加明显。

2.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10万/mm3或呈进行性下降。

2)凝血因子检查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以上(较正常对照),高凝血期时正常或缩短。

b.纤维蛋白定量降低,<160mg/dl,高凝血期时增高。

c.KPTT延长,>10s以上(较正常对照)。

d.以下有助于DIC早期诊断及疑难病例判断 因子Ⅷ∶C减少,ⅧR∶Ag增加,Ⅷ∶C/ⅧR∶Ag<1;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正常活动度为80%,含量为180~300mg/L);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增高(正常值:80±22μg/109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肽A增高(正常<2ng/ml,DIC时可达13~846ng/ml)。

3)纤维蛋白亢进的检查

a.FDP增加,纤维蛋白原<1.6g/L,纤维蛋白单体存在。

b.3P试验(精蛋白副凝试验)(+)。

4)其他 血涂片见红细胞碎片及各种异形红细胞。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网织细胞计数增加或正常。骨髓增生,巨核细胞增加。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或血红蛋白尿。

3.鉴别诊断

(1)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出血点少,血片中无红细胞碎片,无栓塞溶血现象,无凝血因子减少,3P试验(-)。

(2)肝脏疾病并发的出血 除原有肝病的症状和体征外,无纤溶亢进指标。

【治疗】:

治疗原则 祛除诱因,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1.一般治疗 治疗原发病。

2.支持疗法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山莨菪碱(654-2)(每次0.5~1.0mg/kg)、异丙肾解除微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防止休克。以及止血、吸氧、保暖和补营养。

3.肝素 适于DIC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以及消耗性低凝血期和继发性纤溶期同时存在。用量:每次0.5~1.0mg/kg,静脉输注2h后监测凝血时间,控制在20~30min之间,可每4~6h一次。小于低限时间,提示肝素剂量不足,应予加量;大于高限时间,先用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2倍静滴,若无效,应用硫酸鱼精蛋白拮抗,1mg鱼精蛋白对抗1mg肝素,一般24h后显效。未确诊的DIC或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可能发生DIC者可用小剂量肝素:每次0.25mg/kg,皮下注射,每日3~4次。

4.抗血小板凝聚药物

(1)双嘧达莫(潘生丁) 每日10mg/kg,分2~3次口服或静脉注射。

(2)阿司匹林 每日10~15mg/kg,分为2次。

(3)低分子右旋糖酐 每次10~20mg/kg静滴,每日1~2次,根据病情,可6~8h一次。低右可保护血管内皮,减低血小板黏附和凝聚,增加血容量,减少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注意DIC晚期可加重出血,需禁用。

(4)亦可上述三种药合用。

5.补充凝血因子 可输全血、血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制剂等。

6.抗纤溶药 适于高凝血期及消耗性低凝血期,应与肝素合用。早期已有脏器栓塞者禁用。

(1)6-氨基已酸 0.1g/k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

(2)止血环酸 每次250~500mg,一日2次静滴。

(3)抑肽酶 每次8万~12万u静滴,以后每2小时输1万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