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炭疽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735页(3664字)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Anthraces bacillus)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人畜共患病。其病理变化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显着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全,呈煤焦油样。

(一)宰前检验

1.(潜伏期1~5d)

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及亚急性型。

最急性型:发病急剧,表现为突然倒卧,呼吸困难,发绀,全身战栗,心悸亢进,濒死期天然孔出血,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弱或停止,呼吸困难,黏膜发绀或有小出血点。初期便秘,后腹泻、腹痛,便血,尿呈暗红色,孕牛流产。濒死期体温急剧下降,呼吸极度困难,出现痉挛样症状,发抖,多于1~2d内死亡。

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相似,但病程较长,为2~5d,病情较缓和。多在体表各部以及直肠、口腔黏膜等处发生炭疽痈,初期硬固,有热痛,以后热痛消失,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

2.(潜伏期1~5d)

多为最急性型,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很快倒地死亡。

3.(潜伏期1~5d)

常为急性或亚急性经过。除有急性热性病的症状外,咽喉部、颈部、胸前、肩胛、肩前、腹下等处发生炭疽痈,并常有腹痛,剧烈的疝痛症状,常误疑为肠变位,但不胀气。急性病例常于1~3d内死亡。亚急性病畜可活一周或更长。

4.(潜伏期1~5d)

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其它动物为强,因此,局部症状较明显,以咽型炭疽最为常见,表现为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严重时黏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但有不少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只在屠宰后才发现病变。肠炭疽常伴有消化道病症:便秘或腹泻,呕吐,便血。

(二)宰后鉴定

1.猪炭疽的宰后鉴定

猪炭疽一般为局部型,分为咽型、肠型、肺型、脾型和败血型。

咽炭疽:下颌淋巴结肿大或不肿大,切面有粉红色的局限性病灶,多汁,发亮,病、健部界限分明;淋巴结周围有浆液性或浆液出血性浸润。久病的,病灶切面致密发亮,发脆,呈一致的砖红色,有散在的坏死灶;有时陈旧病灶之间混有新病灶,使切面颜色不一致,病灶的大小和数目不等,其周围有结缔组织包围,常在多数病灶之间存在有完全正常的淋巴组织。化脓菌侵入时继发脓肿,脓肿大小不一,外围有结缔组织包围。扁桃体表面有黄色伪膜,伪膜下组织有表在性坏死。

肠炭疽:主要发生于小肠。病初可见小肠黏膜的集合淋巴结呈暗红色,周围黏膜充血;久之,则融合扩大呈黑花色。肠管变厚变硬,呈胶管状;肠浆膜,初期有出血性变化,以后形成纤维素膜;肠系膜淋巴结具有炭疽过程的一般变化;肠系膜胶样水肿,血管怒张、弃血。有时肠炭疽只在某一肠系膜淋巴结有出血性变化或肠系膜胶样水肿,而肠管无变化。

肺炭疽:肺组织可见一个或数个暗红色坚实结节,主要发生于膈叶,病变为纤维素性出血性炎,切面呈樱桃红色,似山楂糕样。胸腔有胶样渗出液。支气管淋巴结有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变化。

脾炭疽:脾组织的色泽正常,亦无肿胀,仅在其表面有若干出血性梗死,呈黑色,突出于表面,质地坚硬,切面为黑红色或砖红色并杂有黑灰色病灶。

败血型炭疽:颌下、腮、咽、颈线背侧、支气管、肠系膜等多数淋巴结肿大出血,咽喉水肿,扁桃体坏死,并有放血不全等现象。

猪炭疽时,脾脏不一定肿胀,即使是败血型炭疽,脾肿胀也不是必有的现象,这是与草食兽不同的。

2.牛炭疽的宰后鉴定

败血型炭疽:皮下组织胶样浸润,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和出血,色暗红或紫黑色,切面致密。脾肿大3~5倍,甚至破裂,脾髓呈黑红色,质软如半凝固血液。其它实质器官及酮体各部均可见多发性出血灶。

头部局部慢性炭疽:下颌(或咽后)淋巴结剧烈肿大,柔软松弛,切面呈樱红色,淋巴结周围有胶样出血性水肿。

初期痈型炭疽:皮下结缔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或散在的混有血液的胶样水肿;在浸润或水肿部位聚集淋巴的淋巴结显着增大,切面致密,呈鲜红色或黄色,并有暗红色溢血点,常由淋巴结边缘向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淋巴结周围水肿。如果病变淋巴结的淋巴不直接输入淋巴导管,而通过其它淋巴结时,则通过的淋巴结也有同样病变,但程度较轻,而肉尸的其它淋巴结正常。

肾:有时稍充血。其它脏器多正常。

3.羊炭疽的宰后鉴定

痈型炭疽:皮下结缔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病变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出血,呈黄色、暗红色或紫黑色,切面致密。脾肿大,脾髓呈黑红色,质软如半凝的血液。肠黏膜肿胀,呈黑红色并有小出血点。

(三)宰后确诊方法

宰后确诊炭疽主要靠显微镜检查,它是检查炭疽比较准确而迅速的方法。有条件时,也可同时进行细菌学检验和沉淀反应,作为辅助诊断。

当遇到被怀疑为炭疽的肉尸时,应立即封锁现场,并采取防疫措施。然后迅速采取病灶水肿部(水肿液)、耳朵、病变淋巴结、脾脏(对已剖开的尸体)装入不漏水的容器内密封好,送实验室检验。

炭疽杆菌(尸体材料)的涂片标本观察:水肿液做涂片,脾或淋巴结做成触片或压片,自然干燥后在火焰上固定,用美兰或瑞氏染色,镜检。

注意:局部慢性炭疽的病变组织中炭疽菌往往很少,尤其是猪的慢性炭疽,不但菌数少且还往往发生菌型变异,炭疽杆菌呈无关节的长丝状、逗号或膨胀成粗大不正的棒状,荚膜不完整或完全看不见。

所以可疑时,至少要检查10片以上,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

总之,不论何型炭疽,病变明显与否,如有炭疽可疑时,均须采取病变淋巴结、炭疽痈或脾髓等进行细菌学检查,有条件时再做细菌培养、动物接种、沉淀反应(Ascoli氏反应)或荧光抗体法,加以确诊。此外对炭疽芽胞也可用凝集反应、乳胶凝集反应进行快速诊断,几分钟之内可得出结果。

(四)处理

炭疽病畜或疑似炭疽病畜的,不能急宰。牛、羊在急宰放血前,必须对炭疽杆菌的血片进行检验。未经检验,不得先行屠宰放血。如果发现喉部肿胀需剔去急宰的猪,除应在急宰间进行外,并准备好消毒药物,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做如下具体处理:

(1)各型炭疽患畜的肉尸、内脏、毛皮及血(包括被污染的血),应于当天用不漏水的工具运送至化制厂或指定地点,全部作工业用或销毁。

(2)被炭疽污染或怀疑被污染的肉尸、内脏,应在6h内高温处理后出厂,不能在6h内处理者,须作工业用或销毁。血、骨、毛等只要有污染可能,均应作工业用销毁。

(3)经镜检、血清沉淀反应及细菌学培养后仍判断为疑似炭疽的肉尸、内脏及副产品,其处理办法同第2条。

(4)发现炭疽后,确实未被污染的肉尸、内脏及其它副产品(血、骨、皮、毛等),应不受限制出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