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第714页(1120字)

将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应用于指纹分析、鉴定和管理的一种自动化操作系统。主要包括5个子系统:①图像输入系统。一般由图像扫描器或摄影装置构成,按照识别系统的设计要求将指纹图像传输进计算机的图像处理系统。②图像处理系统。是自动化识别的核心,它通过计算机的软件程序对指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转换成数字信息。处理的一般程序是:先将指纹图像中的乳突纹线进行预处理,使纹线“细化”(“骨骼化”),使纹线平滑清晰,并予以修正,消除“噪音”干扰;第二步确定指纹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第三步抽取骨骼化的纹线中的交叉点或端点作为特征,依据特征类别和在坐标中的位置予以赋值,并按一定顺序组成编码,从而将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③存储系统。是自动识别系统的记忆部分,由若干磁盘组构成指纹库,存诸大量的指纹数字信息,并可根据指令调出。④比对查询系统。附有特征(数据)比对装置,将待查指纹的特征同库内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检索,并对二者的相似程度进行评断。⑤输出系统。根据查询系统的检索和评断结果,将指纹库中与待查指纹相似度最高的指纹图像或编号输出,并可打印,供专家选择。自动识别系统的程序有如下述:捺印指纹图像输入待查指纹;纹线细化;消除噪音;抽取特征人工干预;建立坐标系;特征编码;库内检索输出;存储。

指纹自动化识别系统较传统的人工分析查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①处理速度快,一般可在一分钟左右对一份十指指纹卡进行分析、编码并存入数据库。②查询速度高,可以在一秒钟内在库内检索查询数百枚指纹。③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实现了输入图像的自动分析编码,而且完全实现查询自动化,将待查指纹输入之后,操作人员可以离开,系统自动查询完毕即输出结果。④精确度高,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可对残缺不全、模糊不清的指纹进行图像增强或自动修复处理。⑤存储量大,一套较大容量的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存储指纹300万枚以上。⑥便于建立自动查询和传输网络,实现异地信息共享。指纹自动化识别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在一些技术先进国家开始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在欧美、日本等大部分发达国家应用,并普及到银行、保安、保险、出入境管理等部门。我国公安机关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有关部门合作,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识别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PU-AFiS”系统(北京大学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CAFiS”系统(中国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和《小容量微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均已通过国家“八五”攻关课题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在部分省市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