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第136页(691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为了增强革命力量削弱反革命势力,同支持和同情反帝反封建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建立的联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克思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社会各阶级在对待中国人民革命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它的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最强,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天然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动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和支持者;民族资产阶级是可以争取的重要同盟军,鼓励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帮助其克服动摇妥协的另一面;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但其后台是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反对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在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作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实行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等于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接受并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一次历史性胜利。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共产党得到发展,掀起了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高潮。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特别是其领导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强大的敌人的袭击之下无能为力,招致了大革命的失败。然而这次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可贵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正是依靠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三大法宝才取得胜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