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第731页(1378字)

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和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参政党。

中国致公党是1925年由海外华侨洪门人士组建。原为天地会之对内名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对内称洪门。19世纪中叶,洪门组织发展到海外,提出“锄暴扶弱,除暴安良”的行动纲领,很快便适应华侨在海外生活和斗争需要,保护华侨的安全和权益,互助相扶,至20世纪初遍及东南亚一带和美洲各大埠,成员达20万之多,而美洲致公堂成为规模最大、力量雄厚的海外洪门组织。它们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渴望有强大祖国作为靠山。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壮大革命力量第二次赴美,看到洪门组织固有反清复明宗旨与革命目标有相近的一面,便毅然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为了筹集资金,孙中山第三次抵达旧金山,帮助旧金山美洲致公总堂和美洲同盟会支部消除隔阂、抛弃门户之见,使同盟会员集体加入致公堂。在此基础上,成立洪门筹饷局,时逢武昌起义爆发,该局多方筹集资金支援起义部队。东南亚地区的洪门组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辛亥革命也作出了贡献。孙先生加入致公堂以后的活动,为中国致公党的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1923年10月10日,海外洪门团体响应旧金山致公总堂倡议,派代表出席旧金山举行的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讨论成立中国致公党问题,为两年后的正式建党作准备工作。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实为中国致公党一大)在旧金山举行,宣布1925年10月10日为驻美旧金山致公党总部成立日(建党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整个抗战期间,美洲致公党(堂)利用辛亥革命设立的洪门筹饷局募集捐款与公债总数达几亿美元。解放战争时期,致公党掀起了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民主运动。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召开三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1949年派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的选举。

新中国建立初期,致公党的组织与活动,从海外转移到国内,在国内归侨、侨眷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组织。1979年以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遵循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在经济建设领域,开展智力支边、科技扶贫活动,在引进技术和引进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协助政府落实侨务政策,积极开展同海内外的联谊工作,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以及海外侨胞,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奋斗。自1978年以来,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有176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274人。现在,在15个省、市、自治区都建有组织,党员有10000多人。1980年致公党中央刊物《致公通讯》恢复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