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神经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359页(4632字)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以进行性对称性肢体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早期可有感觉障碍,重症病例有颅神经麻痹和呼吸肌麻痹。本病属中医学“痿症”范畴。

〔病因病机〕

多认为是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也可发生于支原体或细菌感染,以及疫苗接种后。主要为脊神经弥漫性病变。

中医学认为本症为外感湿热,浸淫筋脉,遂起肢软瘫痪。重症可致肺气将绝,病位在肺、脾、肝、肾等。

〔西医诊断标准〕

一、发病季节、年龄

以6~10月为高峰季节,农村病人多于城市。以3~6岁小儿发病最多,且大多为急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病变进行自下而上发展,由不完全性瘫痪发展到完全性瘫痪,严重病例可影响到躯干肌、呼吸肌,整个病程1~2周达高峰,然后进入恢复阶段。

2.颅神经障碍:可影响到单个,也可以为多个颅神经受累,以第7、9、10、11对颅神经最常受累,病程中颅神经等虽受累,但意识始终清楚。

3.感觉障碍:四肢感觉障碍一般较轻,患儿仅有四肢麻木或疼痛,肌肉可有压痛。

4.反射: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肌张力减低。

5.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有多汗,其他如面部潮红、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等。

三、实验室检查

做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有外观正常,有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增高,所谓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为其特点之一。蛋白质多在80~800mmol/L,病后2周开始增高,4周后逐渐降低。

〔鉴别诊断〕

1.脊髓灰质炎: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可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增多。

2.急性脊髓炎:有感觉障碍水平面,伴大小便障碍,肌力减退亦以末端为主。

3.周期性瘫痪:四肢松弛性瘫痪,无感觉障碍,可反复发作。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湿热浸淫

肢端麻木,肢体痿软或微肿,身重困倦,恶心欲吐,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涩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肺气将绝

呼吸困难,气短浅促不得续,口唇紫绀,肢冷汗出,舌质紫暗,脉象细弱。

三、脾肾亏虚

四肢瘫痪,下肢为甚,倦怠乏力,胸闷气短,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无力。

四、肝肾阴虚

肢体痿软,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护理

及时吸氧,经常吸痰,及时翻身防止褥疮,注意保持麻痹肢体的功能位等。

二、中医分型治疗

1.湿热浸淫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

方药:四妙丸加味。

苍术 黄柏 膝 薏苡仁 茯苓 泽泻 木瓜 当归 血藤 络石藤

加减:湿浊偏盛加藿香、佩兰;夹瘀加丹参、地;胸脘痞胀加厚朴、枳壳。

2.肺气将绝

治法:宣肺补气回阳。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 附子 细辛 人参 桔梗 白术 白芷 甘草 丹参

加减:口唇紫绀加当归、赤芍;喉中痰壅者吸痰,服枣散。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呼吸。

3.脾肾亏虚

治法:健脾益肾,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党参 茯苓 白术 当归 赤芍 川芎 地龙 牛膝 枸杞 甘草

加减:阳虚加桂枝、仙灵脾;下肢微肿加木瓜、车前子。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潜丸加减。

知母 黄柏 龟板 熟地 陈皮 枸杞 黄芪 牛膝 桑枝 丹参 地龙

加减:若阴损及阳加仙灵脾、鹿角胶;气血不足加党参、首乌、阿胶。

三、呼吸肌麻痹的处理

呼吸肌麻痹一开始,除一般护理外,应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呼吸的准备。

气管切开指征:

(1)病情进展迅速,呼吸麻痹严重或有球麻痹表现者。

(2)呼吸麻痹严重或肺不张者。

气管切开术后及应用人工呼吸机时应做到: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专职人员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4小时拍背1次,必要时雾化吸入或向气管内注入少许生理盐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

(4)随时根据病情做血气检查,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争议。在急性进展期无肺部并发症可短期应用,如强的松每天1~2mg/kg,分3次口服,7~14天为1疗程。如地塞米松0.2~0.3mg/kg静点,5~7天为1疗程。

五、其他治疗

干扰素、转移因子、病毒唑等可酌情使用。B族维生素及ATP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用一般剂量。并发感染时选择适当抗生素。有条件者可试用血浆转换及量子血疗法。

六、中成药

1.参苓白术丸:1/2~1丸,日2次服。

2.二妙丸:每服3~6g,日服2次。

3.大活络丸:每服1/2~1丸,日服2次。

七、单方验方

1.复方钱子汤Ⅰ号: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30g,黄芩、仙灵脾、桑寄生各15g,甘草10g,马钱子(切成薄片,先煎1小时)3g,年龄小者酌情减量。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1小时服,一般用3~5剂,用于进展期。

2.复方马钱子汤Ⅱ号:黄精、黄芪、枸杞子各30g,仙灵脾、桑寄生、葛根、甘草各20g,马钱子3g,用法同前,用于恢复期。

八、针灸推拿疗法

1.体针:取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大椎、曲池、尺泽、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等穴。

2.耳针:取肺、脾、胃、肝、肾、内分泌等穴。

3.梅花针疗法:取肺俞、胃俞、肝俞、脾俞和手足阳明经线,轻叩击法,隔日1次。

4.穴位注射: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内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每次取2~4个穴,1个穴位注射维生素B120.5ml,每天1次,上下肢穴位交替,7天为1疗程,也可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

5.推拿:上肢穴可选缺盆、肩髃、曲池、手三里、肩贞、尺泽、少海、大陵、阳池、阳溪、阳谷、合谷;下肢穴位可选气冲、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委中、承山、太溪、昆仑、解溪等。一般先用摩法,逐渐改用揉法,从肢体远端到近端,手法可逐渐加重。

〔现代研究〕

中医治疗本病主要从中医辨证分型及西医分期论治,常针药并用。多数人认为本证外因湿邪,内因脾胃虚弱与肝肾不足,辨证治疗上多以此为分型依据,急性期又常以治湿为主,恢复期调理脾胃肝肾。药物应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马钱子的应用,小儿用量可按每岁0.3~0.5g计算,生马钱子剂量可偏小。马钱子可兴奋脊髓反射机能,提高骨骼肌、平滑肌及心肌的张力,尤其是增强骨骼肌的紧张度,改变无力状态。其次还能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上升。在针药并用方面,除采取一般针灸手法外,还可应用电针疗法、穴位注射ATP加兰他敏等药物疗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