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肠创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296页(5525字)

胃及十二指肠创伤后,因其受伤方式、损伤程度、范围、部位、受伤时机体状况、是否有其他脏器合并伤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及其危害程度差异很大。轻者,仅为胃肠壁单纯挫伤,而无破裂穿孔,属中医“外伤腹痛”范围。重者,胃肠壁破裂穿孔、出血,属中医“胸腹内伤”、“外伤晕厥”范畴。

〔病因病理〕

1.由于外来的暴力:

(1)非穿刺性损伤:包括拳打、脚踢、撞击、坠跌、爆炸时的气浪和水浪等钝力。由于胃大部分受肋弓的保护,十二指肠位于腹膜后,故受损伤的机会较少。但当饱餐后受损伤的机会增加,且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可能性存在。(2)穿刺性损伤:如火器伤、刀刺伤等。由于十二指肠位于腹膜后,位置深且所占地位有限,故穿刺性损伤机会较少。无论是胃还是十二指肠的穿刺性损伤,都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且其本身的损伤常不止一处。(3)手术损伤:是由于手术不慎所致。多见于胆道、脾切除、右肾切除,或任何上腹部手术存在严重粘连时。

2.由于内来的暴力:

(1)机械性损伤:如胃镜、胃管或吞下异物等。由于器械的完善,因胃镜和胃管所引起者己少见。但双囊三腔管的应用,可能会造成贲门部的破裂。吞下的异物也有可能刺破胃及十二指肠。(2)胃腔内张力过大:是由于胃腔内积气积液过多所致。自发性积气积液过多引起胃破裂实属罕见,偶见于胃已有病变的基础上洗胃时。

若损伤仅限于胃的浆膜肌层,胃的粘膜层尚完整,可在胃壁内形成血肿。此种损伤当时可以没有症状,一旦血肿感染形成脓肿,胃壁将发生坏死穿破,引起续发的腹膜炎。粘膜下血管破裂亦可以引起胃内出血。空腹且穿孔较小时,粘膜可能自穿孔处突出,堵住孔口,使胃内容物不能流入腹腔内,致使腹腔内感染较轻且容易局限。饱餐后或大的胃壁穿孔,大量的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势必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胃的血液循环丰富,血管同时损伤时可造成腹腔内大量出血而最终形成失血性休克。

十二指肠前壁破裂(腹腔内破裂)者,临床表现与一般胃肠破裂相同。十二指肠的腹膜后破裂,腹腔内的空气、胆液、胰液等进入腹膜后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并向肾周围以及沿升结肠向右胁腹和右下腹甚至盆腔扩散,终于引起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胃十二指肠创伤往往合并有腹腔内脏器、横膈及胸的损伤。此种情况下死亡率高,后果严重。对此,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术中,探查要仔细,不能满足于发现一两处损伤而忽略了对周围脏器的详细探查。

〔诊断要点〕

1.上腹部有明确的外伤史。

2.腹痛、恶心呕吐或呕血。腹痛首先出现在损伤局部,逐渐扩散至全腹,持续性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如呕吐物含有血液或呕血,则是胃十二指肠损伤的有力证据。

3.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部分病人伤后早期即可出现,但经纠正后多能缓解。如休克不能纠正或持续加重,提示有腹腔内严重出血,多是大血管损伤或合并其他脏器伤。后期腹膜炎加重可造成中毒性休克。

4.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现象。早期可局限于损伤部位,但逐渐扩散至全腹,腹肌紧张而呈板状硬。胃肠内气体进入腹腔而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多数病人出现肠麻痹而肠蠕动消失。

5.十二指肠腹膜后破裂,早期多数仅有右上腹部疼痛而无明显腹膜刺激现象。疼痛可延至背部甚至肾区。以后腹壁紧张逐渐加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有时含有血液。右腹部浊音区进行性扩大。右肾区有异常疼痛、浮肿、红肿等现象。偶有睾丸疼痛和阴茎勃起的症状。早期体温、脉搏、呼吸无大变化,随病情发展,毒血症的现象渐趋严重。

6.腹腔穿刺可抽出黄色混浊液体或血性液体,内含食物残渣。石蕊试纸检查呈酸性反应。

7.立位X线透视式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但阴性者不能除外穿孔之可能。必要时可经胃管注入30~50ml空气或胃影葡胺造影剂,多获阳性结果。

8.超声检查可见腹腔内积气、积液。

9.外周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进行性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有内出血存在。

10.条件许可时对疑似胃十二指肠损伤者可行胃镜或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1.单纯腹壁损伤:腹壁的压痛和肌紧张相对局限并渐趋好转。损伤早期可出现休克但很快好转。X线透视无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无液体吸出。B超无腹腔积液积气。

2.胰腺损伤:腹痛以左上腹为重,血尿淀粉酶升高,腹腔穿刺无食物残渣,抽吸液检测淀粉酶升高。X线透视无膈下游离气体。

3.肾挫伤:疼痛以腰痛为重,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彩超检查可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分型要点〕

凡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损伤之病人,多数需行手术治疗。即使空腹且小的破裂,暂行保守治疗时,也无一例外地需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口服中药治疗,弊大于利。因此,中药辨证治疗,仅限于保守治疗或手术后停止胃肠减压可以进食者。

1.气血瘀滞:腹痛拒按,痛有定处,渐趋局限,伴腹胀便秘,舌质暗,苔白或薄黄,脉弦紧有力。

2.湿热蕴结:腹痛腹胀,伴有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或弦数。

3.肝郁脾虚:胸胁胀痛,腹胀不舒,急躁抑郁,食欲不振,身倦神疲。舌淡苔白脉弦细。

4.气血两亏:面色无华,唇舌色淡,头晕健忘,倦怠乏力,自汗,腹胀,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气滞血瘀

〔治则〕行气散瘀,通腑止痛。

〔方药〕桃核承气汤加味。

桃仁30g 元胡15g 川楝子15g 桂枝10g 莱菔子15g 大黄10g 芒硝10g 白芍20g 炙甘草20g

〔加减〕腹胀重者加陈皮、三棱30g;发热者,加败酱草30g,金银花30g。

2.湿热蕴结

〔治则〕清热除湿,通腑散结。

〔方药〕凉隔散加减。

黄芩15g 栀子15g 大黄10g 芒硝10g 连翘20g 薄荷5g 竹叶5g 甘草10g

〔加减〕发热重者,加黄连15g,生地黄20g;腹胀者,加枳壳10g;腹痛重者,加白芍30g,元胡15g。

3.肝郁脾虚

〔治则〕舒肝解郁,理气健脾。

〔方经〕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木香10g 砂仁10g 柴胡15g 当归20g 白芍20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20g 郁金15g 香附15g

〔加减〕胃纳不佳者,加内金15g,焦三仙各15g。

4.气血两亏型

〔治则〕补气养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甘草15g 当归20g 熟地20g 川芎15g 白芍20g 黄芪50g 陈皮15g

〔加减〕自汗者,加浮小麦15g;失眠健忘,加酸枣仁15g,远志15g。

(二)中成药

1.云南白药,每次3g,日2~3次口服,用于呕吐物含有血液或便潜血阳性者。

2.安宫黄丸,1丸,日2次口服,用于伤后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

(三)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适用于胃十二指肠创伤早期腹膜炎体征局限者或术后腹痛腹胀,肠功能恢复慢者。常用穴:足三里、中脘、内关。采用泻法强刺激:每次30~60分钟,如为电针效果更佳。

2.穴位注射:徐长卿注射液2ml,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亦可双侧),适用手术后切口疼痛,肠功能恢复慢者。

二、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禁食。

2.持续胃肠减压。

3.体位:半卧位,休克者除外。

4.输液、输血、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和离子紊乱,支持疗法。

5.抗感染,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或根据腹腔抽吸液菌培养选择用药。亦可联合用药。

6.对症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

(1)穿透性损伤。(2)诊断明确的胃十二指肠损伤或高度可疑者。(3)可疑有其他腹腔脏器损伤者。(4)弥漫性腹膜炎,或休克难以纠正者。(5)限局性腹膜炎经保守治疗6~12小时不缓解或加重者。

2.切口选择:有胸腹联合伤者,采用胸腹联合切口。单纯腹部损伤,采用正中或旁正中切口。

3.手术原则:先止血,后修补,探查时要全面、仔细、轻巧,避免遗漏多发伤和复发伤。对腹腔内的积血、积液、食物残渣要彻底清洗吸除,在适当位置安置有效引流。

4.手术方法:

(1)胃破裂:小的胃穿孔可单纯用荷包缝合法缝补,条状裂伤在修整创缘后用二层或三层缝合法修补。裂伤在幽门部者,修补后还应考虑作胃空肠吻合术。严重的胃损伤也可作胃部分切除术。

(2)十二指肠损伤:单纯的十二指肠前壁损伤,可行单纯修补或造瘘术。较大的十二指肠破裂需行带蒂的肠壁贴补术或利用空肠襻的Roux-y式吻合术。应尽可能避免行十二指肠切除。胃管应置于十二指肠肠腔内,或另行空肠造瘘术。切开的后腹膜不予缝合。十二指肠旁和腹膜外间隙内放置引流物。

〔调护〕

1.伤后应尽早放置胃管,尽快吸除胃内容物以减轻腹腔内污染。术后应保证胃肠减压通畅,直至肠蠕动恢复,可进食时方可拔除。

2.术前术后均应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及生命指征变化。并记24小时出入水量。

3.解除禁食后应先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甘、醇酒。

4.预防继发感染和菌群失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