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694页(2322字)

肛管、直肠向下脱出肛门外,叫做直肠脱垂。脱出部分仅为直肠粘膜者,称为部分性脱垂;如肠壁全层脱出,则称为完全性脱垂。此病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中医称为脱肛。

〔病因病理〕

一、解剖上发育缺陷

1.骶骨弯曲较直,直肠呈垂直位,腹压增高时,直肠失于后方骶骨的支持易于向下滑脱。

2.直肠前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压增高时腹腔反折处不能发挥它的提托作用。

二、支持直肠的组织软弱,主要是由于损伤、营养不良导致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松弛无力,直肠缺乏支持。

三、长期腹压增高:如经常性便秘或腹泻、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常为本病诱因。

〔诊断要点〕

1.大便或腹压增加时肛门有肿物脱出。

2.便后或用手推或卧床休息后肿物能回纳。

3.肛门部可有痒感或下坠感。

〔鉴别诊断〕

内痔脱出:为肛管齿线上方的痔核,色紫暗,易出血。而直肠脱垂为粘膜或肠管脱出,呈放散状或呈环状粘膜皱襞,色鲜红或淡红色,而不易出血。

〔辨证分型要点〕

气血亏虚,气虚下陷,固摄失司,故见大便时直肠脱出,便后自行回缩,重则在咳嗽、下蹲或行走时亦可脱出,不易回复,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回纳。长期反复脱出可伴肛门流出血性粘液,肛门瘙痒、下坠感,腹股沟及两侧下腹部有膨胀和沉重感。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气血亏虚

〔治则〕气血双补,升提固摄。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 白术30g 升麻10g 柴胡15g 党参30g 当归15g 陈皮15g 柯子10g 五倍子5g 石榴皮10g 炙甘草15g。水煎服,每日2次。

(二)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1丸/次,2次/日。

(三)外治法

1.熏洗法: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每日1次。

2.外敷法:五倍子散外敷。

3.药物注射法:(1)粘膜下注射法:6%明矾液粘膜下点状注射,适于粘膜脱垂。(2)直肠周围注射法:8%明矾液直肠周围注射,适于直肠全层脱出。

(四)单方验方

1.黄芪50g,大枣10g,煎汤服,2次/日。

2.朴硝30g,甘草15g,水煎外洗。

(五)针灸

1.长强、承山、百会、足三里等穴进行针刺或电针,针后可用灸法。

2.梅花针:在肛门周围外括约肌部位点刺。

二、西医疗法

(一)一般疗法

1.在治疗期间卧床休息,平卧排便。

2.对病人要积极解除其诱发脱垂的病因,如咳嗽、腹泻、便秘、排尿困难等。

(二)手术疗法

1.金属环埋置术:在肛门周围皮下埋入只容一指通过的金属环(常用不锈钢丝,或用粗丝线代替),使形成环形瘢痕。金属环3~6个月后取出。

2.直肠粘膜或部分直肠切除术:可将脱出的直肠粘膜切除后缝合,或将脱出的一段直肠切除,然后予以吻合。

3.直肠悬吊术:可经腹腔将直肠后壁悬吊于骶岬前筋膜上,同时闭合直肠前陷凹。

〔调护与预防〕

应卧床休息,解除诱发直肠脱垂的病因,避免多次妊娠分娩。

〔现代研究〕

五倍散中五倍子含大量五倍子鞣酸,可使皮肤粘膜组织蛋白凝固而呈收敛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