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治疗患者的护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出版社《临床护理全书妇科·产科分册》第61页(3444字)

①护理重点

A.不断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B.严密观察药物反应,早期发现并发症。

C.密切注意患者全身状态,改善营养,保持体力。

②观察要点

A.进食量、进水量、体重。

B.排便、排尿情况。

C.自觉症状。

D.化验结果。

③化疗前护理

A.精神安慰:鼓励患者同疾病作斗争,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B.改善全身状况: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有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输血或输能量合剂。

白细胞数低者,可用升白细胞药物,待白细胞高于4000/ul时,方可进行化疗。

有感染性疾病者,须用抗感染药物。

C.化验及物理检查血、尿常规化验;肝功、心电图检查。如有明显异常,应予治疗,或避免进行化疗。

D.了解化疗方案并熟悉药性。

E.有的抗癌药如门冬酰胺酶需于治疗前做过敏试验。

④化疗期间的护理

A.配制药液:先核实药品,确认有效期。稀释药液时,避免配伍禁忌,如自力霉素等不宜用葡萄糖液稀释,东洋霉素等不宜用等渗盐水稀释。油剂、乳剂等药物的悬溶液在配药抽药前,应轻轻摇动使之均匀,方能得到准确剂量。配制药液时要防止沾染眼睛、皮肤;空药瓶(安瓿)、抽药的注射器等均须立即浸入水中,以避免药物挥发。

B.静脉用药:任何静脉用药,事先均须熟悉该药的特点及稀释后的色泽,以便及时发现药物是否变质。氨甲喋呤、白霉素、更生霉素等均属避光药物,在静脉点滴时,点滴瓶外应罩上黑纸。抗癌药物最好现用现配,稀释液不宜放置时间过长;有些药物如氮芥等易氧化失效,应在稀释后3~5分钟内注入体内。

为了保障多次使用,静脉穿刺点应有计划地从末梢静脉开始,还要防止药物外溢和尽可能减少药液的局部刺激。因此,在作好穿刺并固定好针头之后,先注入等渗盐水等以观察有无外溢,然后再加入药物;药物推注终了后,可再注入等渗盐水,以减少注入点的局部刺激;全部药液注入后,应轻压静脉穿刺点数分钟,以免药液或盐水外渗。

掌握剂量和注入速度。一般先注入少量药物后稍停片刻,观察患者反应。如无明显反应时再继续给药。静脉点滴速度为每分钟15~20滴左右,6~8小时滴完500m1含化疗药的溶液。输入过快会加重患者的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

药液从静脉外渗,除局部肿胀外,还有发红、疼痛等;而且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氮芥、自力霉素、长春花硷、东洋霉素等还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如下措施:

注射等渗盐水或0.25%普鲁卡因稀释液。

用20%硫代硫酸钠、75%酒精或33%硫酸镁湿敷。

出现水泡时,用0.1%洗必泰消毒,用注射器吸出泡内液体,加以无菌包扎。

出现组织坏死时,剪去坏死组织,覆盖凡士林纱布。

若从深静脉点滴药物,速度更宜缓慢,且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静脉导管插入处清洁干燥,每日消毒和更换纱布。

C.其它用药途径:口服、肌注、动脉内、体腔内、鞘内或瘤体内等。

D.加强基础护理:按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4次。除入院时测体重外,住院期间每日清晨空腹、排便后测量体重(只穿内衣,不穿鞋),以便于更精确地计算化疗剂量。根据患者的喜好调节饮食,增加营养。每日作口腔护理,必要时嘱患者多次含漱。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预防体弱卧床者发生褥疮。注意保温,预防感冒和肺炎。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和协助其大小便,避免坠床或跌倒。

E.按医嘱给予各种辅助药物,如维生素类药物,抗感染药物及中药补养剂等。有的患者需输全血、血液成份或用静脉营养法。

⑤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A.骨髓抑制:抗癌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针对此类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

按医嘱给予维生素B4、B6,C和叶酸钙、普鲁卡因等,可减轻抗癌药对骨髓的毒性。

如白细胞少于3000/ul,或血小板少于5000/ul,应停药。

有出血倾向时,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等。

并发感染时,用抗感染药物并作外科处理。

白细胞降至1000/ul以下时,要采取紧急措施:移至单人房间,实行保护性隔离;绝对卧床休息;做配血试验,准备输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高热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降温;鼻出血时,嘱病人安静,报告医生处理。

B消化道反应:可见恶心、呕吐、腹泻。针对这种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调理饮食,进易消化的软食、半流食或饮料。

服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乳酶生等保护胃肠道。将口服抗癌药物装入肠溶胶囊内服用。

静脉推注用药,可先肌注阿托品、奋乃静等预防或减轻胃肠反应。床边放容器准备接呕吐物。

腹泻较重者,可用止泻剂并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必要时可涂氧化锌油。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供给热量,必要时输液。

C.肝功能损害:可见转氨酶增高。治疗期间需定期查肝功,同时用护肝药。

D.心血管反应:有些抗癌药物影响心脏功能。故用药后应检查脉搏、心律和心电图变化。出现异常时,减量或停药。

E.肾功能损害: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服碳酸氢钠使尿碱化。同时观察尿量和尿常规,发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

F.口腔溃疡:可含漱、局部涂碘甘油或胆紫,必要时用抗真菌药。

G.皮肤反应:可见脱发或皮肤色素沉着。向患者解释,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H.并发感染:主要因为免疫功能受抑制。可用某些增强免疫的方法或输新鲜血。

Ⅰ.注意观察转移症状:肺转移,可见胸痛、胸闷、咯痰带血等。脑转移,可见头痛、恶心、呕吐、偏瘫等。

一旦发现转移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