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虻虫
书籍: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356页(349字)
【中医理论】
水蛭、虻虫均为虫类破血之品。水蛭生于水中,性善趋下,味苦咸性平,偏于破血逐瘀、消坚散积,治病在下,药力较缓,稳而持久。虻虫,性烈而力猛,味苦性微寒,偏于行经络、通血脉,治病在上,药力较猛,急而短暂。人谓“潜者走阴路,飞者走阳路”。二药合用,力速者可逐瘀于倾刻,相得益彰,具有很强的蚀死血、祛恶血之功,并可使药力发挥既迅速而又持久。一般水蛭用3~6g;研末吞服,每次0.3~0.5g,虻虫1~1.5g;研末吞服,每次0.3g。
【临床应用】
二者常伍于瘀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阻肿痛。
上一篇:穿山甲 王不留行
下一篇: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