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与临床用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新编麻醉药物实用手册》第20页(5414字)

一、妊娠期临床用药的特点

(一)妊娠期用药对母子的影响

妊娠生理的变化给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也带来相应改变,大多数药物可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因此,临床用药必须全面考虑药物对母子安全的影响。

1.妊娠期用药对母体的影响 妊娠妇女用药后,药物进入母体后对其产生一系列影响,如药物剂量大时,母体的血药浓度增加;足月妊娠时子宫血流量平均500-700ml·min-1,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0%,其中80%灌注胎盘,整个妊娠期,子宫血流量是增多的,影响药物分布、代谢和排泄;妊娠末期,脐带血流量约为600ml·min-1,也影响药物的分布,故孕妇用药要慎重。另外,药物对子宫收缩力也产生影响。

2.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入母体后,都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1)妊娠早期的影响:妊娠<3个月,是胚胎各器官及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或对胎儿产生不良的毒性反应。

(2)妊娠中期的影响:妊娠3-7个月,是胎儿的发育阶段,外来药物可影响胎儿的发育程度。

(3)妊娠晚期的影响:妊娠>7个月,胎儿全身脏器已发育,已有心跳和呼吸,外来药物可使胎儿产生呼吸抑制、宫内窒息、酸中毒和胎儿窘迫等严重影响。

(二)胎儿和新生儿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产科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大多数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以至新生儿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

1.影响药物通过胎盘屏障的理化因素 药物入母体后,以扩散形式通过胎盘屏障到胎儿。相对分子质量<500者易通过(>1000者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且还与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强、离解(离子化)程度低等因素有关,即加快扩散。麻醉药、镇痛药和镇静药的分子量均<500,在生理范围pH下都可部分离子化、脂溶性较强、母体内也部分呈离子化,故易通过胎盘屏障。肌松药,如产妇只用筒箭毒碱3mg,在脐带血内仍可检出微量药物。

2.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因素 影响药物透过胎盘屏障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决定于2个方面。

(1)妊娠子宫及胎盘血流量:凡影响胎盘循环的因素,都会影响药物向胎盘的转运,如子宫收缩剂,胀大子宫对腹腔动、静脉的压迫,大出血引起的低血压,妊娠毒血症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

(2)脐带血流量:脐带为母子营养交换的重要通道。凡是使脐带受压的因素,也都会使脐带血流量减少,供给胎儿的氧和营养物质就减少,就会出现胎儿PaO2降低、胎心过缓等宫内窘迫现象。胎儿在缺O2、心低排血量及酸中毒等情况下,药物随脑、心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增多而增加,而在肺、脾、胰、肾和四肢因血流量减少而减少。

3.影响胎儿组织摄取药物的因素 影响胎儿组织摄取药物的因素是胎盘和胎儿本身。

(1)胎盘:如果胎盘能将药物吸收、吞饮或代谢,那么转运至胎儿体内的药物剂量就会减少。然而胎盘对个别的麻醉药,如氟烷、利多卡因等,仅有有限的吸收作用。吞饮和代谢未见报道。

(2)胎儿本身:胎儿所摄取的药量,取决于药物的组织/血的分布系数及组织的血流量,还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及其蛋白结合率。

4.胎儿和新生儿体内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包括大多数局麻药,能够代谢,但药物消除的快慢,受能否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和氧合作用的直接影响。除局麻药外,其他药物在胎儿和新生儿的血浆半衰期也较母体为长。临产时进入胎儿体内的哌替啶,在新生儿时期仍然存在,其半衰期比母体内长7.6倍。故新生儿代谢和排泄哌替啶的能力仅为母体的1/7。

二、药物的胎盘屏障通过及效应

(一)毒性反应较大的药物

透过胎盘屏障而毒性较大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抗甲状腺制剂 硫氧嘧啶、甲硫咪唑(他巴唑)、碘剂及含碘量较多的祛痰药物。

2.性激素 人工合成雌激素、雄激素、避孕药。

3.抗凝药物 双香豆素。

4.抑制呼吸中枢药物 吗啡、哌替啶等。

(二)可能有毒性反应的药物

以下药物通过胎盘屏障,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

1.抗菌药:链霉素、氯霉素等。

2.磺胺药:尤其长效制剂。

3.降压药物:六甲溴铵、利舍平(利血平)。

4.其他:大剂量水杨酸钠、维生素A、呋喃妥因、大剂量维生素K1、抗癫痫药等。

(三)导致流产药物

以下药物可导致流产的可能。

1.收缩子宫作用的药物 如麦角、奎宁、贯众等。

2.泻剂 如硫酸镁、大黄、芒硝等,也不应灌肠。

(四)致畸药物

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以下药物通过胎盘屏障有致畸胎的作用。

1.致畸胎药物 下面药物已证实有致畸胎作用。

(1)抗肿瘤药物:烷化剂、抗代谢剂、抗癌抗生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

(2)性激素:雄激素、合成孕激素、睾酮衍化的合成孕激素、雌激素、丙米嗪、孕酮、己烯雌酚等。

(3)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131I,32p等。沙利度胺(反应停)、利眠宁、地西泮(安定)、氟哌啶醇等。

2.有致畸胎危险的药物 下面药物用于孕妇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2)抗糖尿病药物: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3)其他:大剂量非那西丁、水杨酸、苯妥英钠、毛果芸香碱等。

(五)麻醉用药的胎盘屏障通过及效应

如上所述,麻醉药、镇痛药和麻醉辅助药,大多数易通过胎盘屏障和产生效应。

1.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以简单扩散形式通过胎盘屏障,入胎儿体内后,在脑、肝和胎盘中蓄积,对其延髓有选择性抑制;小剂量的短、中效巴比妥类,会使新生儿抑制延长,故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及异戊巴比妥在产妇均不应用。麻醉前用药选苯巴比妥及其钠盐也要慎重,肌注0.1g需5-20min透过胎盘屏障。

2.吩噻嗪类 氯丙嗪使产程延长,引起显着的低血压,使娩出的胎儿呈安眠状态,是胎儿的强抑制药,若必要应用时,应控制剂量在12.5-25mg。异丙嗪小剂量对母儿无不良反应,控制在25mg以内,否则会致胎儿或新生儿中枢抑制。

3.地西泮 静注后很快透过胎盘屏障,数分钟内母体和胎儿血药浓度接近,甚至超过母体血药浓度。新生儿对小剂量地西泮有代谢能力,分娩时剂量>30mg时,药物和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在新生儿体内可以持续1周时间,其反应是肌张力降低,嗜睡、食欲低下和体温较低。还可引起新生儿血内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诱发黄疸。麻醉前用药在10-20mg内肌注,对宫缩、产程和新生儿呼吸抑制几乎无影响。

4.麻醉性镇痛药 产妇应用哌替啶后迅速通过胎盘屏障,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以用药后2-5h为显着,1h以内或>6h则无明显影响。吗啡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呼吸产生抑制,使子宫收缩力减低。对于产科麻醉或分娩前,禁用吗啡。芬太尼对胎儿、新生儿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哌替啶轻。喷他佐辛(镇痛新)可加强宫缩、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对其摄取能力较哌替啶强,产妇用量≤30-45mg。

5.抗胆碱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阿托品和东茛菪碱能通过胎盘屏障,母体心率增快、胎儿在母体静注阿托品后心率增快缓慢,对呼吸无影响,不影响产程。个别病人于分娩时用东茛菪碱,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欠配合。新斯的明为一抗胆碱酯酶药,不易通过胎盘屏障,注入母体后,并不能拮抗阿托品所致的胎儿心动过速。

6.吸入麻醉药 氟烷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新生儿呼吸影响较大,常以0.5%浓度与氧化亚氮复合应用,产科手术或剖宫产不宜选用。氧化亚氮被胎儿持续摄取。恩氟烷和异氟烷对宫缩影响小,镇痛作用强,麻醉不过深时不影响母体血压和宫体血流量,不引起新生儿严重呼吸抑制,恩氟烷诱导慢,从胎儿体内的消除也慢。

7.静脉麻醉药 静注硫喷妥钠于母体内,5-10min即通过胎盘屏障,诱导时<4mg·kg-1,则胎儿大脑中不会有很高浓度的硫喷妥钠,也不会使胎儿中枢神经抑制。较大剂量或长时间、分次静注时,会使新生儿陷于全麻状态。羟丁酸钠可通过胎盘屏障,可改善胎儿产程后期的心动过缓,改善脑代谢,使脑氧耗及葡萄糖消耗减低,减少乳酸的产生。氯胺酮0.25-1mg·kg-1使宫血流量、宫平滑肌张力增加,利于催产,新生儿无不良变化。阿法双酮(安泰酮)通过胎盘屏障,胎儿体内浓度很低,但可引起过敏性皮疹和新生儿酸中毒,应予注意。丙泮尼地对胎儿窘迫的影响不如硫喷妥钠大等。

8.肌松药 琥珀胆碱通过胎盘屏障,筒箭毒碱通过胎盘屏障的药量很少,戈拉碘铵很快通过胎盘屏障,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故不适宜于剖宫产术。泮库溴铵、法扎溴铵和阿库氯铵也均通过胎盘屏障,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影响。氨酰胆碱部分通过胎盘屏障,用量较大时,会使新生儿抑制延长。

9.局麻药 所有局麻药均能通过胎盘屏障,母体不出现抑制或毒性反应,新生儿无呼吸、循环抑制。

10.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药 烯丙吗啡可通过胎盘屏障,纳洛酮及多沙普仑可拮抗新生儿呼吸抑制,又有呼吸兴奋作用。

11.其他 西咪替丁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用甲基多巴抗高血压的产妇,出生的新生儿亦有血压降低。

三、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一)用药慎重

从母儿双方考虑,应仔细地全面地考虑用药的利弊。

(二)计算好用药时间

分娩或手术时应计划好给产妇用药的时间,尽可能地减少胎儿出生时体内药物的浓度。

(三)个体差异

孕妇对药物的耐受量比非孕期要小,用药剂量应偏小,用药时间也不宜过长。

(四)母乳影响新生儿

产妇分娩或手术前一周,分娩(手术)时及分娩(手术)后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对乳汁分泌有影响,更重要的是药物可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儿。故在哺乳期应避免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