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304页(693字)

【别名】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enadione Sodium Bisulfite,Vicasol medadion,Etykinone。

【作用与用途】 本品参与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本品为水溶性,吸收不依赖于胆汁,口服可直接吸收,也可肌注,吸收后随β脂蛋白转运,在肝内被利用,但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本品作用较慢。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肠吸收功能不良患者、早产儿、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过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凝血酶原过低等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预防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胆石症、胆道蛔虫引起胆绞痛的镇痛,大剂量可用于解救杀药“敌鼠钠”的中毒。

【剂量与用法】 肌注。止血:4mg/次,每日2~3次;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注,每日2mg~4mg,胆绞痛:8mg~16mg/次。

【注意事项】 ①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致肝损害,肝功能不良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②对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无效。③不能与碱性药、还原剂合用。

【剂型与规格】 注射剂:2mg(1ml)/支,4mg(1ml)/支。

上一篇:第一节 促凝血药 下一篇:氨基己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