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323页(1035字)

【别名】 钙保明,自抗栓,钙肝素,Calciparine,Calcium-Heparin,Cal-Hepin,Caprin 5000,Minihep-Calcium,Pularin-Ca。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肝素的一种皮下注射新型抗凝血药。能抑制凝血活素的形成,亦能对抗已形成的凝血活素;抑制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亦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环,因此抗凝作用较强。经皮下注射后,不改变血管的紧密性。血浆肝素的取决于剂量,对患血栓的病人,缩短,本品的中和、排出、与辅酶因子结合等作用有个体差异和时辰方面差异,不能通过胎盘和血脑屏障。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以及血栓形成。

【剂量与用法】 皮下注射。用于血栓栓塞意外:第1天,初次0.1ml/10kg,5~7小时用Howell时间法观察剂量是否合适,12小时后按调整剂量给药,1次/12小时,每次注射后5~7小时进行新的检测,连续3~4天,直至血栓形成倾向减弱。用于内科预防:第1次0.05ml/10kg,注射后5~7小时根据Howell时间法,调整合适剂量,0.2ml/次,2~3次/日或0.3ml/次,每日2次。用于外科预防:术前0.2ml,术后0.2ml/12小时,至少持续10日,注射部位选择腹、腰部前侧或侧部的皮肤,注射时将皮肤用力捏起,并将针头垂直快速扎入皮肤。

【注意事项】 ①注射部位可能引起局部小血肿、固定结节、数日后自行消失,长期用药引起出血、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等,应定期测凝血时间。用药过量可导致自发性严重出血,可静注精蛋白硫酸盐(1mg鱼精蛋白可中和约100U的肝素)。②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重度血管通透性病变、急性出血、流产、脑及脊髓术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对肝素过敏者。③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患消化道溃疡及易出血的其他一切器质性病变、视网膜血管病患者,孕妇及老人。④本品很少出现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⑤本品与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凝集剂、葡聚糖、抗维生素K药合用时,作用增强。⑥禁做肌肉注射。

【剂型与规格】 注射剂:2500U,0.2ml/支,0.3ml/支,0.5ml/支,0.8ml/支,1ml/支。

上一篇:第四节 抗贫血药 下一篇:甲钴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