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图3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696页(1469字)

图318 北沙参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栽培与野生均有。石竹科山女娄菜(紫萼女娄菜、塔氏麦瓶草)的根及伞形科迷果芹的根不应伪充北沙参药用,须注意区别。

【性状鉴别】

根呈细长条状的圆柱形,中间较粗两端细,单一,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2~1.5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皮孔和须根痕。偶见残存外皮。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皮部较厚,淡黄白色,与木部不分离,木部黄色,形成层呈环状,颜色较深。气特异,味微甘。

以枝条细长、圆柱形、均匀、质坚、味甘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残茎及杂质。

(二)切制

略润,切段,晒干。或切片。

(三)炮炙

1.炒制 取净北沙参段,置铁锅中炒至黄色或焦黄色为度。

2.蜜制 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加入北沙参咀,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凉。每500g沙参咀,用炼熟蜂蜜60~90g。

3.米制 取沙参段,先将锅内洒上水再撒米,米借水力粘在锅上,加热至有烟冒出时,放入沙参段,轻轻翻动,炒至变黄色,取出,晾凉。每100kg沙参,用米10kg。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甘、微苦。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

1.肺阴虚或热病伤肺阴所致燥咳或劳嗽咯血 本品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疗阴虚肺燥,常与麦冬、玉竹等配伍;治疗阴虚劳嗽咯血,可与贝母、知母、鳖甲等配伍。

2.热病伤津、口干舌燥、食欲不振 可与生地、麦冬、玉竹等配伍;若舌绛少津,常与鲜生地、鲜石斛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15g。鲜品加倍。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服。

脾胃虚寒或寒饮喘咳忌服,反藜芦。

【备注】

《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嗽肺痿。”

本品含香豆素类化合补骨脂素、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东茛菪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氨基酸及多糖等。本品有祛痰、强心作用;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