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图364)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790页(1553字)

图364 乌梅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原植物系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多为栽培。目前商品中乌梅有以杏、山杏、李、桃的果实伪充的,应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呈类球形或不规则扁球形。直径2~2.5cm。表面棕黑至乌黑色,皱缩明显具毛茸。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质柔软,易剥离。果核坚硬,椭圆形,棕褐色至黄棕色,表面有众多凹点及网状纹理。种子扁卵形。淡黄色。具酸气及烟薰气。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柔润、外皮乌黑,味酸,不破裂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二)炮炙

1.乌梅肉 取净乌梅,水润浸软或蒸软,去核。

2.制炭 取净乌梅,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喷淋水少许,取出,晒干。

3.醋制 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醋拌匀,焖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

4.蒸制 取乌梅放入甑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焖5小时,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应用】

1.肺虚久咳 本品有敛肺的功效,治疗上述之证,可与罂粟壳等分为末,每服2钱,睡前米汤调服,或与半夏、阿胶、罂粟壳等配伍。

2.蛔厥腹痛呕吐 本品酸、平,有安蛔的作用,“蛔得酸则伏”,治疗上述之证,常与蜀椒、干姜、细辛等配伍。

3.久泻久痢 本品有固肠止泻功效,常与诃子、罂粟壳、肉豆蔻等配伍,若下痢食欲不振者,加黄连效果更好。

4.虚热消渴 本品有生津止渴功效。常与豆豉煎服;亦可与天花粉、葛根、人参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大剂量可达30g。外用,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

久咳、久痢、消渴、蛔厥可生用;崩漏、便血、尿血等可炒炭用;胆道蛔虫、年久泻痢宜醋制用。

有表邪或实热积滞应忌服。

【备注】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

本品主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本品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肠管的蠕动,对蛔虫有抑制作用;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