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86页(1162字)

德国着名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一种概念。他认为每个文本的理解者由于各自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因此,这些各自不同的因素必然要影响和制约理解者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解者主观的成见乃至误解。伽达默尔一反他以前解释学的观点,即认为正确解释和理解一种历史文本是以克服解释者现时的主观成见和误解为代价以达到历史的真实,他认为一个读者和文本的作者一样都是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处在一定的世界上,每个读者都有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先于其存在的语言,有其特殊的家庭和社会视界,这一切构成了读者无法摆脱的传统。因此,他认为读者的历史特殊性及其历史局限性都是 不可能消除的,任何解释和理解都必然在传统中进行,在任何解释中,我们没有理由只承认作者的历史性而要读者否定自己的历史性。由此,伽达默尔指出,我们要把一个肯定的成见概念恢复到它正确的位置上。实际上,成见未必都是不合理或错误的,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如果没有成见,任何理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成见的本质价值,承认成见是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当然,成见也可能有错误的,但问题不是要在解释和理解中抛弃成见,而是要能适应地决定什么是真成见、合理的成见,什么是错误的、不合理的成见,从而适当地形成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伽达默尔的成见概念明显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理解的“先结构”概念的直接影响。海德格尔在论述“此在”的展开状态“领会”时指出,解释植根于领会,而在领会中展开的东西是把被领会的东西“作为什么”,正是这个“作为”造就了被领会东西的明确性结构。他认为“作为”结构正是领会的先天存在论机制,因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见到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因为我只有熟知门栓是作为开门的东西(即先行掌握),我才能作为结构,因此,“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这就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作为领会的“先结构”概念,他认为“解释总是根植于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前有中”,人不是从虚无开始理解和解释的,他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他所处的时代的知识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物质基础,他所依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都已为他所有,即他的“前有”,正是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他的理解和解释。虽然这些“前有”呈隐而不显的状态,但人的一切理解都无法超出它的范围。可以说,伽达默尔的成见正是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先结构”的观念,并从人的历史意识角度更详细地阐发了文本接受和解释中读者主体意识所应具有的权利和应占据的不可磨灭的价值,这种观念无疑丰富了对阅读心理的研究。

上一篇:远观 下一篇: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