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58页(553字)

元代郝经所作文论,载《陵川集》。本文提出开掘创作主体内心世界的命题,以“内游”概括这一理论。文章一开始,就否定了苏辙所推崇的司迁式的创作方法,即遍游天下山川景物、收集风土人情等大量素材后再进行创作的“外游”方法,认为它不过是“勤于足迹之余”,而发于文辞,“则其游也外,其得也小,故其失也大”。即使是《史记》那样的巨着,也“甚多疏略,或有牴牾”。所以,郝经主张求外不如求内,“故欲学迁之游,而求助于外者,曷亦内游乎?”作家只要独游内心,养性修身,守道不移,就可以创作出好文章来。因为“内游”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纵横驰骋的特点,“身不离于衽席之上,而游于六合之外,生乎千古之下,而游于千古之上”,这哪里是区区“足迹之余”、“观览之末”的“外游”所能比拟的呢?所谓“内游”,即对孟子“养气”说的继承和发扬。要做到“内游”,必须“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也就是以己心为根本,加强性情、道德等的修养,使自己不为内所滞,不为外所动。这样,便可以“因吾之心,见天地鬼神之心;因吾之游,见天地鬼神之游”。故“欲游乎外者,必游乎内”。郝经的“内游”包含有老庄以空摄万有、以静制群动的思想成分,同时又是“积理以养气”的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体现。

上一篇:心境记 下一篇:王守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