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南极的考察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558页(816字)
中国于1981年5月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1981年1月12日,中国科学工作者董兆乾和张青松随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随后中国先后有32名科学工作者参加了南极考察活动,积累了经验和有关资料。1983年5月9日,中国决定加入“南极条约”。1984年10月,中国首次组成南极考察队。同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考察船“向阳红10号”驶离上海港开赴南极,12月26日到达南极半岛。中国独立派出考察队去南极和南太平洋,揭开了中国对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史的新篇章。1985年2月25日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在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建成。1985年11月20日至1986年3月20日,中国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中国长城站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考察。除新建卫星通讯站和进一步完善长城站建设外,主要是对地质、地貌、冰川、海洋和地球物理等领域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科学考察,考察范围集中在菲尔德斯半岛及其邻区,考察取得了具有很高价值的科学成就。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组织了7次南极考察队。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海滨又建立了一座规模壮观的中山站,距长城站有4986公里。中山站第一期建筑面积有1654平方米,超过长城站建筑面积近4倍,有完备的供电、供暖、防风和通讯设备。中山站的建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将做出更大的贡献。第六次考察队在乔治王岛度过了400余天,完成了地震、地磁、气象、高空大气物理、太阳活动峰年加密观测等科学考察项目。第七次考察队于1990年11月下旬到达长城站。1990年由中国、法国、美国、苏联、英国、日本6名科学家组成的“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在冰天雪地、没有人烟、空气稀薄、冰隙纵横的南极大陆上徒步行走6000公里后于1990年5月到达北京,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北京还为他们的伟大贡献和英雄业绩举行盛大的欢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