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地则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36页(2242字)
(释文〕 作战时,倘若处于进退两难,非死战就无法生存的境地,就要同敌人殊死奋战。
死地:指进不得又退不得,非死战难以生存的境地。《九地篇》:“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又:“无所往者,死地也。”
〔例1〕 东汉初年,刘秀派大将吴汉、刘尚率兵围攻公孙述所盘据的成都,在成都附近分两处驻屯,其间相距20余里。
公孙述部将谢丰、袁吉,派少数兵力牵制刘尚,用10万大军围攻吴汉,使之相互不能援助,吴汉大败。当晚,吴汉召集部下商议说:“我与诸位翻越险阻,转战千里,深入敌地,兵临成都,现在我与刘将军被困两处,不能相互照应,大有被各个击破之虞。我打算潜师夜行,与刘将军合兵一处,共同御敌。只要大家同心努力,功业可就,不然,就会一败涂地。
成败在此一举,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将领们一致同意。
于是,厉兵秣马,闭营三日不出,营内多树旗帜,烟火日夜不绝,到第三天夜晚,部队在黑暗中悄悄出发,衔枚疾走,与刘尚合兵一处。
次日,谢丰仍按原计划派一路兵马,去攻吴汉的营垒;自领一路兵马,去攻刘尚的营垒。吴汉、刘尚倾巢而出,与谢丰激战一天,临阵斩谢丰、袁吉,获甲首5000余级。
〔例2〕 南朝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二月,北魏司空奚斤率军赴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同丘堆、娥清等会师,共击夏主赫连昌。因军马多病、军中乏粮,奚斤派丘堆率部到民间索食,又为夏军所败,夏军乘胜进抵安定城下,魏军困守城内,诸将焦虑万分。监军侍御使安颉对诸将说:“诸将奉命灭敌,反而被敌人所困,退守孤城;即便不被敌人所杀,恐怕也要坐法受诛,此等情势,诸位难道不曾考虑过吗?”奚斤说:“而今军中无马,如果以我步兵击敌骑敌,断无胜利的希望。只有等待京师骑来援,才可出击。
”安颉说:“眼下的情况是猛寇以饱待饥,安逸于外,我军兵疲食尽,死在旦夕,只有迅速部署兵力,与敌决一死战,或许有摆脱困境的希望,哪里还有时间坐等救兵呢?”安颉继续说:“把诸将的战马集中起来,还可以得到200匹,请让我招募敢死之士出击,即便小能破,也可挫敌锐气。夏主赫连昌性情狂躁,勇而无谋,如果我们设伏待敌,就很可能生擒赫连昌。
”奚斤仍犹豫未决。安颉无奈,只好私自与平北将军尉眷商议,决定精选骑兵迎敌。
不久,赫连昌率军攻城,安颉便率骑兵逆战。
时值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安颉以死地之兵奋勇冲杀,赫连昌抵挡不住,败阵而走,不料战马失蹄翻身落马,被安颉活捉。
由于主将被俘,夏军斗志顿沮,大将军、平原王赫连定收拾余众数万撤还平凉,即皇帝位。
〔例3〕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三月,朝廷拟对西部诸羌部落用兵,以王厚负责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职事。
四月,入内供奉官童贯奉诏到达熙州(治所狄道县,即今甘肃临洮县),传语劳军。六月,王厚、童贯率兵西进,并力克安川堡(在今青海西宁市东),相邻诸羌部落纷纷降附。接着,宋军出京玉关,直指湟州(治所邈川城,在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宋大军进抵湟州城下,遣人约降,城中羌人首领丹波秃令结把城中主和派全部下狱,以示必守的决心。
宋军实施攻城,敌援兵从城北宗水桥蜂拥而来,声威大震。日暮时分,宋将中有人建议:“羌人得到援兵,守备力量得到加强,我军攻城日久,已成疲惫之师,请暂休士卒,徐图破敌良策。”王厚极力反对,对童贯说:“我大军深入此地,是为死地,如不急破其城,青唐王子(即占据青唐的羌族首领)拥大众而来,据桥而守,到那时,再战旬日恐亦难取胜了。形势危机,将安归乎!诸将不从大军生死前途着想,而贪图一时之便,哪里谈得上什么好计策?我主张对那些敢再言缓兵的人一律斩首,以示我必战的决心。
”童贯表示赞同,于是传此令于军中,诸将各用命,死士尽力攻城,羌人用巨石纵击,宋将士坠堞,然而前仆后继,不可胜数。
战鼓之声四合,昼夜不绝,矢如雨下,城中负盾而立。
羌人渐感不支,一些人暗同宋军联络,请为内应。丹波秃令结见大势已去,率数十骑由西门遁去,宋军进占湟州。
此时,正驰援湟州的青唐王子谿赊罗撒获悉湟州已失,便驻军宗哥城,斩弃城而逃的丹波秃令结。
〔例4〕 1932年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进至漫川关东康家坪、任岭地区时,陕军3个团已据漫川关防守,堵住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敌第1师两个旅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与方面军第十二师先头部队激战。
13日,敌第44师占领漫川关东北张家庄及马家湾一线,进行拦截,与方面军第73师第219团激战竟日。敌第65、51师也尾追至漫川关东大沟口、当山地区。冯钦哉第42师则经漫川关北之石窑子向南压迫。敌企图围歼红军于康家坪至任岭10余里悬崖峭壁的峡谷中。这时,张国焘惊慌失措,竟准备让部队分散突围。
若此必将为敌各个击破。
在此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总指挥徐向前决心从北面敌之薄弱环节实行突围。当即命令第12师在第73师的配合下夺路前进,以第10、11师各一部坚决抵御南面和西面敌人。第12师受命后,以第34团进行突击。
该团在第73师第219团配合下,经过反复冲杀,终于夺占北山垭口,从敌第44师之两个旅的结合部打开了一条通路。敌企图封闭通路,反复争夺,终未得逞。13日黄昏,方面军冒敌火力封锁通过这一缺口,翻过野狐岭,抢占竹林关,脱离了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