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自评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5页(1111字)

刘鹗撰。《老残游记》初编第一至第十七回(其中第十和第十二回除外),每回均附有作者自撰评语。是书初载《绣像小说》时,及嗣后由《天津日日新闻》社、《神州日报》社出版的单行本,均有自评。自评由作者揭明所塑造文学形象之思想意义、写作用心及艺术构思,历来为评论者所重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胡适《老残游记序》,均引征自评中文字,论述《老残游记》之内容与技巧。第一回自评:“举世皆病,又举世皆睡,真正无下手处,摇串铃先醒其睡。无论何等病症,非先醒无治法。具菩萨婆心,得异人口诀,铃而日串,则盼望同志相助,心苦情切。”又,同回自评:“原来这里的英雄,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为近日造时世的英雄写一小照;更唤醒许多痴汉,不必替人枉送头颅。”数语显示作者创作思想。第四回自评:“毓贤抚山西,其虐待教士,并令兵丁强奸女教士,种种恶状,人多知之。至其守曹州,大得贤声,当时所为,人多不知,幸赖此书传出,将来可资正史采用,小说云乎哉?”此回写山东曹州知府清官玉贤(影射毓贤)种种虐政,“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所办的人,大约十分中九分半是良民。”毓贤(公元?-1901),汉军正黄旗人,公元1896年任山东按察使,血腥屠杀曹州(治今菏泽)人民。他自称痛恨洋人,峻拒变法。1900年,调任山西巡抚,盲目仇教排外,后被革职充军,1901年处死于兰州。此回作者自评揭示创作用心,我国古代史家治史有旁采小说的传统,作者认为此回内容将来可资正史采用,所写岂仅只是小说?体现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第十三回自评:“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须征诸实在。”所言与第四回自评意近。第十六回自评:“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睹,不知凡几矣。试观徐桐、李秉衡,其显然者也,廿四史中指不胜屈。作者苦心,愿天下清官勿以不要钱便可任性妄为也。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此回评语历来为评论家全文引用,以说明《老残游记》的思想内容及其特殊贡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老残游记》“摘发所谓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言人所未尝言,虽作者亦甚自憙,以为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胡适《老残游记序》认为,第十六回自评,“这段话是《老残游记》的中心思想”。自评于《老残游记》的艺术构思亦有交代,如第十五回自评云:“疏密相间,大小杂出,此定法也。”第十七回自评云:“反面逼得愈紧,正面转得愈活”等,对读者亦有启发作用。

上一篇:老残游记·自序 下一篇:小说林缘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