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缘起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6页(769字)

清季着名小说期刊《小说林》说明其办刊宗旨与小说观的重要文章,与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同时刊于该刊创刊号,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初出版,作者署名东海觉我,即徐念慈。该文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小说界对小说的认识,较之十年前严复、夏曾佑、梁启超辈,有了长足之进步。《小说林缘起》对小说作广义之理解,除小说外,还包括戏曲等。文章的作者认为,所谓小说,殆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而居于其最上乘者也。作者运用初步掌握的德国古典美学理论,指出小说的特征有五:一,黑搿尔(今译黑格尔)曰:“艺术之圆满者,其第一义,为醇化于自然。”简言之,小说即满足吾人之美的欲望,而使无遗憾者也。二,黑搿尔氏又:“事物现个性者,愈愈丰富,理想之发现亦愈愈圆满,故美之究竟在具象理想,不在于抽象理想。”中国小说事迹繁、格局变、人物忠奸贤愚并列,事迹则巧绌奇正杂陈,首尾联络,映带起伏,盖深明乎具象理想之道,能使人一读再读而不厌也。三,邱希孟氏(今译基尔希曼,德国近代美学家)谓:美之快感,对于实体之形象而起者也。由形象引起阅者美之快感,乃小说之特征。四,邱氏又曰:“美的概念之要素,其三为形象性。”形象者,实体之模仿也。小说乃具形象性之艺术。五,邱氏又云:“美之第四特性,为理想化。”理想化者,由感兴的实体,于艺术上除去无用分子,发挥其本性之谓也。小说本科学之理想,超越自然而促其进化者也。作者认为,由于小说具备如上特征,于是能发挥鼓舞吾人之理性、感觉吾人之理性之功能。可以看到,作者试图从美学的角度,阐明小说的艺术本质,提出了形象性、典型化、美感作用等重要理论问题,确实表现了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在短短数年间取得的进步。当然,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美学理论是零碎的、初步的,对它的理解与运用,亦显得不十分准确和自如,这也是难免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