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29页(1070字)

18世纪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写的一部论美育专着。其基本思想是“让美走在自由之前”。席勒认为,自由是精神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达到自由的途径须通过审美教育。席勒认为,人具有两种对立的因素:持久不变的“人本身”和经常变化的“情境”。人本身是主体、理性和形式;情境是对象、感性和内容,两者互相依存而存在。因此,人就有两种相反的自然要求和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前者要把人本身以内的必然东西转化为物质的存在,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后者要使情境中实在的东西获得理性的形式,在变化中见出和谐和法则。完满的人性,应是两种冲动的和谐统一。但近代社会,由于分工,由于国家使各职业和各等级严格割裂,使人性发生了分裂。劳动者只是千篇一律的单调动作,人失去了内心的和谐和完整,整个社会变成机械,人成了零件,要拯救社会,首先必须恢复人性的完美。但这不能由上述两种冲动本身的自动谐调来达到,而要借助于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游戏的根本特点是自由活动,是与强迫相对立的。感情冲动使人感到自然要求的强迫,理性冲动使人感到理性要求的强迫,游戏冲动却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得到自由。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活,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也就是美。

席勒认为,活的形象(即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他说:只有当某物的形象被我们感觉到,而它的生命(内涵的意蕴)又被我们认识到时,它才是活的形象。只有达到这美的境界,人才能不离开感性的客观自然而达到理性的主观自由,谐调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达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达到人格的完整和心灵的优美。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把艺术与游戏相联系,柏拉图和康德都作过。席勒的独特处在于加进了过剩精力的概念。他说:狮子饱食无事,就在沙漠中大叫,使自己的过剩精力在这无目的的显示中得到享受。人也是如此,有了剩余,他就会去游戏。当游戏和想象力结合,企图创造一个自由的形式时,游戏就上升为审美的游戏了。这时,人的制造物,除了实用外,还必须反映出制造者的灵巧、聪慧和精神,使他能从对象中看出自己,得到自我肯定,获得精神的自由。

《审美教育书简》讨论的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对象化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等深刻的美学和教育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直到今天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