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论《三国演义》的审美意象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43页(683字)

学术论文。赵庆元作。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文章认为,“从意象创造角度来解读《三国演义》,也许对我们是不无助益的”。《三国演义》的审美意象,首先具有灵敏的知觉性。罗贯中在忧患意识、愤懑情绪和远大理想的激励下而创作,他渴望刘备集团中那样的人际关系,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那样登上社会大舞台,把一幕幕社会与人生的大戏演得威武雄壮。这样,一个极能引发人们美感的客观对象诸葛亮,一个胸怀审美态度的主体罗贯中,如逢故知,他我和融,同根共感,达到“神合”,从而形成了“诸葛亮式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既保留着历史人物的“优越特质”,又蕴含着罗贯中的真实感情,也流露出双方拥合为一的欣喜。《三国演义》的审美意象,还具有丰富的想象性。在我国传统美学中,存在着“发愤抒情”的命题。“发愤抒情”论提供的意象,基本都是想象性意象。《三国演义》中想象性审美意象的铸造,都包含着对历史人物的加工与变形,表现出对现实世界景物情事的超越。罗贯中基于“发愤抒情”的需要,在铸造小说的审美意象时,成功地运用了传统意象与神话意象相结合的方法。他借助传统意象,把历史人物的“特质”移入艺术形象的肌体,使形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他借助神话意象,把超现实的力量赋予艺术形象,使形象实现自下而上的超越,更富有理想的血肉。《三国演义》的审美意象,又大多具有浓郁的悲剧性。在罗贯中描绘的艺术天空中,本来有无数的星光在闪烁,然而到后来,一颗颗暗淡,一颗颗坠落,演出了一幕幕强度不同的悲剧。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作者着笔愈多,寄情愈深者,其悲剧性愈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