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利普西过度需求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84页(1713字)

R.G·利普西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理论论证的经济模型。认为菲利普斯当初提出时,仅代表了一种经验关系,缺乏严格的理论证明,利普西的过度需求模型,为这种关系作出了最有影响的理论解释。

利普西首先考察了一个微观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率的变动,接着把微观劳动力市场加以总合而推导出货币工资和失业之间的宏观经济关系。在他的模型中,微观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劳动力的流动性在市场内部比在各市场之间要大;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曲线被画成货币工资的函数(而不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其暗含的假设是其他部门的价格和工资即定不变。如图16-38所示。劳动力需求ND和劳动力供给是货币工资率的线性函数,A(W0,N0)点为ND与NS的均衡点,且当ND=NS时,货币工资的变化率被假定为零。模型中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是指在任一货币工资率W下计划的劳动需求和计划的劳动供给。

图16-38

劳动力供给NS由己受雇劳动力N和未受雇劳动力U组成,则有:

NS=N+U (1)

劳动力需求ND由己受雇劳动力N和职位空缺V组成,则有:

ND=N+V (2)

劳动力过度需求X等于职位空缺数和失业人数的差(公式(3));从劳动力供给方看,过度需求X/NS=x是职位空缺率V和失业率U差之(公式(4)):

X=ND-NS=V-U (3)

因此,不能从劳动力市场无过度需求ND=NS,就立即得出无人失业的结论。均衡点A只隐含职位空缺V的数目等于寻找职业的人数U,即存在摩擦失业的情况。于是曲线ee是实际就业的边界线,DA是度量摩擦性失业的均衡水平和空缺职位的均衡水平(在X-U函数中,这一均衡水平用Uf来表示)。可以证明,空缺职位与失业率间具有一种稳定的逆向联系,失业率成为过度需求的理想替代指标。据此利普西得到X-U曲线,并完成工资调整函数与X-U函数的结合,从而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具体而言:

利普西采用的是新古典的工资调整函数,即劳动力超额需求和货币工资变动之间的正向关系。简单明了的工资调整函数公式是w=dw/w=k·〔(ND-NS)/NS〕,货币工资率的变化同劳动力的超额需求成比例。在图16-39中,劳动力的超额需求引起货币工资的相对变化AC。这一关系也可由图16-38说明,当劳动力需求由ND上升到时,在现时货币工资率W0上会出现劳动的超额需求,货币工资率在新的均衡点会上升到W1。于是,可以用对货币工资率变化的观察来代替对ND-NS的差的观察。

图16-39

图16-40所示为利普西的X-U函数。超额需求的增加会使失业率U下降,超额供给的增加会使失业率上升。Uf是既定的摩擦失业水准。既使出现高超额需求率失业率U也不会是零,结合ee曲线,Ut左侧的曲线渐近地接近纵轴。

图16-40

当将工资调整函数和X-U函数结合在一起时,单个劳动力市场的菲利普斯曲线就产生了。如果工资调整函数中dw/w和(ND-NS)/NS之间的正向关系已知,那么用dw/w代替图16-40的超额需求,就能得到单个劳动力市场的菲利普斯曲线,见图16-41。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由单个函数加总获得。失业和职位空缺在单个劳动力市场间的分布,决定着宏观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分布的不均等程度越大,曲线向右方移动越大。这一论点的内在含义是:通过降低失业的离散程度是可能在不提高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减少总失业,地区性政策、行业干预政策和鼓励各劳动力市场工人流动的各项政策可以在这找到理论支持。

图16-4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