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20页(3004字)
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究现实世界的感性活动。
“社会实践”范畴一般同于“实践”概念,有时仅特指人们的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概念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前,许多哲学家使用过实践或类似的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直广泛使用“行”或“履践”概念,以考察“知行”关系;大致地说,唯物主义哲学家往往把“行”理解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实行过程,而唯心主义者则把“行”说成主要是道德境界的反省和体验。
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G.W.F黑格尔把实践理念视为理论理念向绝对理念过渡的一个环节,虽然他也重视劳动实践,但他所说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唯物主义哲学家L.费尔巴哈只把理论活动看作真的活动,而把实践归结为人们卑微的功利行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列宁进一步阐明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和深化了“社会实践”概念,藉以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和重要性。
社会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社会实践是人的一切有目的和社会性的感性活动的总括,社会实践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有:①生产劳动实践。
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并由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和制约着人的其他一切活动。
②管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以调节或变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③科学实验活动。这种活动以探索现实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直接任务以便寻求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此外,在教育、艺术、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行业等方面,总之人们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性的感性活动形式,都属于社会实践范畴。
人们的种种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都有共同的若干特点。这主要有①直接的现实性。
一般说来,社会实践是主体人运用现实和实践手段作用于对象,并实践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改造或调节的客观活动。
社会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感性的,是一种处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直接现实。客观世界本身和固有的规律性和因果性,是社会实践必须遵循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面向客观世界,依赖于客观世界,并把对客观世界相应的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作为社会实践的活动规范。
而实践的物质成果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又造就了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化的自然界”。②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自然界不能自动地满足人,人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
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借以占有和征服自然界,并在对自然物的改造中打上自己观念的印记。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是这种自觉能动性的基础。
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越是自觉、充分,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水平就越高。自觉能动性发辉的程度,是社会实践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③社会历史性。人的一切实践活动,既不是孤立进行的,也不会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都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为实践的社会前提。人们根据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形成的一定方式的社会结合,是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赖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式。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关系方面的改善和变革,使得人类社会实践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和上升的历史性活动。以往的实践和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成为实践发展的起点和条件。在实践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中,不仅实践的形式不断分化和日益丰富,实践的内容和活动的领域也日益深刻与不断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以及物化的手段,也随之提高和进化。
并且,伴随社会实践的历史性进步,也使实践的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几千以来,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演进,先后突破了原始群、氏族、部落,民族、国家和界限,而逐步变成一种社会化的,甚至是世界性的历史活动。
社会实践的结构 社会实践的关系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单项实践的内在结构和各类社会实践的关系结构。单项社会实践的微观结构,是由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等要素构成的。
实践的主体是人或人的群体,并包含有主体的因素,如知识、经验、动机、意图和目的等等。尤其是目的,这是实践的观念模型和内探因素。
实践的客体,是根据实践的条件和目的而选择的需要改造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作为主体人肢体器官的延长和放大,既是以往实践的成果,又是眼下实践水平的客观的指示器。
主体人是实践的发动者。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以自己的肢体器官驾驭着实践手段,在观念模型的调控下作用于客体,并以客体由此产生的变化,使精神目的物化为实践的产品或结果,达到改造现实世界的目的。
这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周而复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或关系结构。从社会实践的整体或宏观层次看,这是由功能上相互匹配的个别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体系。其中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这是其他一切类型的实践活动的母体和前提。在生产劳动发展到一定水平上,才从中分化出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如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科学实践和艺术活动等等。
生产劳动的一定发展,成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制约因素;反过来,其他类型的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又成为影响或推动生产劳动实践之更加发展的社会因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往往会成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实践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生产劳动实践发展一种日益重要的推动因素。
社会实践的地位和功能 社会实践是人类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物质世界客观过程的最高级的形式。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全部的人类历史就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史。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中介,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人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人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只有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发展。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人的智力、语文和思维产生和发展才获得了最切近的基础。
外部世界经过人的实践,才成为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认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以实践作为出发点、归宿和动力。
离开了社会实践,人对周围世界的反映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动物心理的水平上,而不会有人类的认识,更不会有认识由感性向思维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社会实践把人的认识不断推向前进,并且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提供了根本的和唯一的标准。
而且,社会实践中所造就的的认识工具(包括物质工具和概念、范畴),延长放大了人的认识器官,不仅克服和突破了肉体器官的功能限制,而拓展了认识的范围,而且提供了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有效手段,从而为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提供了可能。从实质上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实践论。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与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和所谓“实践一一元论”,具有本质区别。后两者实际是实践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