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22页(1155字)

关于技术、生命、思维、社会等领域中控制和通讯过程的横断科学。

1943年,数学家维纳和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勃吕斯、工程师别格罗合作发表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一文,把通讯工程中的信息概念和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概念引进活的有机体,把动物的行为、目的等概念引入机器,提出了控制论的基本思想。1947年,维纳援引柏拉图与安培的用语,取其“掌舵人”、“行政管理科学”的含义,把自己正在研究的这门科学命名为控制论。1948年,维纳出版《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总结了当时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和电子计算机的成果,将机器和动物的控制机制进行类比,从统计理论入手概括了控制和通讯系统的共同特点。

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的正式成立。

控制论从产生以来其研究领域逐步扩大,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一书,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1957年,冯·诺意曼发表《计算机和人脑》,推动了计算机和神经系统的研究,这一方向进一步与计算机科学结合,通过扩大软件功能模拟人的智能,形成了智能控制论并且使控制论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为就是研究模拟大脑某些机能的技术装置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

1960年,斯坦莱——约里斯兄弟二人发表《生命系统的控制论》,形成了生物控制论。从70年代始,人们努力探索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人口增长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中运用控制论,形成了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把工艺过程、生理过程、经济体制等都看作只知道其输入值和输出值而不知道其内部结构的可整体性完成某种控制目标的控制系统,进而采用黑箱方法、功能模拟等方法进行研制。

由此,它对系统研究的主要观点是目的、信息、反馈、量化等观点。

近二十年来,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有一些大的发展。首先,由于近年来获得了更多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大脑的模型变得更具有确定性,突破了以前以为大脑一定具有随机性质的认识;其次,人们又开始考虑如何把输入、输出行为与机器内部的动力学特性联系起来,状态变量方法的引进突破了黑箱方法;再次,由于神经生理学在技术方面可以监视中枢神经系统中单个细胞的活动,人们可以给出系统的内部模型,发现系统参数可能与系统工作并不完全匹配,于是在反馈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前馈概念,增添了一个识别过程来修正核心系统的参数。

控制论作为一门横断科学与哲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现在人们主要讨论的有“机器能否思维”、“控制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运用于社会”等问题。

上一篇:救世主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