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持久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65页(438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日作战的基本战略方针。

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均在探讨这一问题。中共党内朱德、周恩来、洛甫、彭德怀等人对比中日国情和实力,提出并预见了抗战的持久性。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在1938年5月发表了着名的《论持久战》,指出:中日战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决死的战争。

分析了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四个特点。

预见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发展阶段。阐明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而不可能速胜,但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还强调了游击战的重要性和“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基本战略方针,不但有力地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而且与国民党内所提“以空间换时间”,静待欧战爆发的消极“持久战”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争取抗战胜利起了很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后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指导思想,坚持人民战争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通过八年持久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上一篇:厘金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