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48页(3247字)

对通货膨胀一词,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A.Hayek)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将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物价普遍的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罗宾逊(J.Robinson)说:“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丁·布朗芬布伦纳(M.Bronfenbrenner)把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定义把通货膨胀的根源归于商品市场上存在的过度总需求,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活普遍存在过度需求的状态;第二种定义把通货膨胀归于货币的增加,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第三种定义主要突出了通货膨胀的某些性质和特征,从预期、成本、名义收入等方面来解释通货膨胀;第四种定义强调外部经济关系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认为通货膨胀是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值下跌,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马克思认为:纸币纯粹是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它象征性代表的金(银)的流通数量,它就要贬值。

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总的来说,通货膨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物价上涨是普遍、全面和持续的。

物价指数是目前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反映物价变化的指数有多种,其中以批发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最为常用。由于物价指数在计算时撇开了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在70年代后,部分国家用生活费用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率。

通过生活费用指数,可以反映出消费品价格和劳务价格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货币主义者认为可用货币供应增长率减去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去测定。根据通货膨胀的幅度和后果,可以把通货膨胀大致划分为潜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飞奔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潜行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在1%~3%;温和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在4%~8%之间;飞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一般均达到两位数的幅度;恶性通货膨胀指货币流通异常地迅速,货币购买力急剧地下降,物价水平上涨率以每月超过50%的加速度增长,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希腊等国都曾经发生过,如在旧中国,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开始发行金圆券,到1949年4月中旬,上海市的批发物价比上年8月上涨了62719倍。

从经济思想史上看,早期的通货膨胀理论主要有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和马克思理论。早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克(John Locke)和休谟(D.Hume),其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以费雪(I.Fisher)的“交易方程式”和庇古(Arthur Pigou)的“剑桥方程式”为标志。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论点是: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决定的,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变化。凯恩斯(J.M.Keynes)认为,早期货币数量论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物价的理论是片面的,这只是在充分就业已经实现以后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增加的货币会全部为产量的扩大所吸收,于是物价可保持不变,当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设备、资源逐渐减少从而就业量逐渐增加时,投资的增加就会引起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下降,于是物价会随着有效需求的增加从而产量的增加而上涨。50年代凯恩斯学派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政府决策是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两个目标中作出选择:要维持低通货膨胀,就得容忍高失业率;要维持低失业率,就得容忍高通货膨胀。50~6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较为稳定,凯恩斯学派的政策有所成效。

到了70年代,较高的通货膨胀和较高的失业率同时出现,即出现了滞涨,凯恩斯理论没办法解释。

弗里德曼认为,在通货膨胀开始的短期内,人们存在货币幻觉,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此时通货膨胀对产出有一定促进作用,导致产出增加。可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会修正自己的预期,使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保持一致,通货膨胀不再对产出增加有任何作用,因此,在预期的作用下,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垂直于失业率坐标,并处于自然失业率位置上。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卢卡斯(Lucas)认为,非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与否不仅是预期的调整问题,更重要的是预期调整所依赖的信息是否存在混淆的问题。他认为,高度变化的通货膨胀会使经济人认为产品价格提高反映了一般物价水平上升,从而不会提高供给。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差距,政府不可能运用这个差距来造成生产者需求上升的幻觉以减少失业,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实际说明,政府推行的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实际上,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的观点有:需求拉上论,即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成本推进论,即因生产成本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论,即需求增长和成本推进共同决定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论,认为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英国学者A·J·布朗教授系统地考察了1950年以来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四个变量在样本国家的变化情况,发现任何形式的通货膨胀均存在一致的四类刺激因素,即货币刺激、工资刺激、支出刺激和进口品价格刺激。

在现代经济中,只有价格制度日益显出影响通货膨胀的强劲刺激性。

从1949年以来,中国曾发生过四次通货膨胀,它们发生在1959~1962年、1979~1981年、1988年和1993~1994年。对于后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国内学者除了用需求拉上论、成本推进论、结构性通货膨胀论加以解释外,一种较为系统的观点(张卓元、杨培新)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过多,银行和财政预算约束软化,国家财政发生赤字而向银行透支,迫使银行进行财政性发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发生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是体制问题,即体制性通货膨胀。

不合理的体制最集中地表现在企业制度上,由于企业不具有破产机制,闲置的生产资源不能迅速地转移到短线部门,企业不承担资源错误配置的后果。这样,最初的需求增量没有引致相等的供给增量,却依然引致下一轮的需求量,这种供求缺口表现为通货膨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中引致通货膨胀的那些因素将会逐渐成为主要的诱因,但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最根本的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参考文献:

吕益民、张宇主编,1990,《通货膨胀概览》,经济日报出版社。

李拉亚,1995,《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史晋川,1989,《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李晓西,1991,《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经济效益 下一篇:第三产业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