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33页(3311字)

至今尚无公认、明确的定义,丁伯根(Tinbergen,J.,1957)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之最适宜营运的人为障碍予以废除,而引入调节与综合的所有有利因素,以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构造。”巴拉萨(Balas sa,B.,1961,P.23~26)的定义则是:“经济一体化是指产品和要素的移动不受政府的任何歧视,即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在国际间移动的所有人为限制的完全消除;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经济差异的手段,也即各国经济没有差异存在的状态。”法里佐夫(Farizov,W.,1986,P.45)认为:“一体化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国民经济之间发展深刻的相互联系和开展分工的客观过程,它不仅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领域,也包括市场联系,而且渗透到物质生产领域,使这些国家再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各国民族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建立区域性经济结合体,在这种情况之下,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指导着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某些国家机构及跨国机构起着积极作用”。在丁伯根和巴拉萨看来,经济一体化是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最适宜配置的一种状态,而在法里佐夫看来,它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制约的社会历史过程。

从经济体制来划分,经济一体化可以有市场型经济一体化和计划型经济一体化两种,前者是指“只在整个参加国之间采取歧视性地减少或取消贸易壁垒的贸易政策,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包括优惠的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Salvatare,D.,1987,P.247)其典型是欧洲联盟,在经历了部门一体化阶段(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阶段和目前的经济同盟阶段后,欧盟正准备在1999年1月实现货币联盟以最终结成完全经济一体化(陶大镛,1996,P.688~727);后者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有计划调整过程,其办法是从结构上相互适应,并考虑在社会主义国际分工和生产资料国际调配基础上实现生产合作化的可能性,目的是在整个大家庭范围内创造扩大再生产的良好条件”(梅尼西可夫,Maenecikov,C.,1987,P.188~189)。其典型是1948年以东欧国家为主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欧共体和经互会体现了战后雅尔塔体系中东西方在经济关系上的冷战特征,但是经互会随着东欧剧变和前苏联的解体而解体。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建立经济一体化的尝试,如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西非关税同盟等。

对经济一体化的起因和宏观效应,经济学家们解释不一。

就单个国家福利增进的角度看,范纳(Viner,J.,1950)考察了关税同盟对贸易方向的影响,认为它可能导致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和贸易转向效应(Trade Diversing Effect),前者指一体化导致商品供应来源从国内向成员国的转移;后者指商品供应来源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的转移。米德(Meade,J.,1955)进一步指出关税同盟将导致贸易扩大效果(Trade Expansion Effect),即由于同盟内部关税税率的调低将刺激特定商品需求量和贸易量的上升,从而提高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利普西(Lipsey,R.,1960,P.496~513)的研究表明关税同盟对福利的增加和成员国市场规模、生产结构的竞争性(而不是互补性)等因素成正比;就福利增进的多国分析看,最重要的研究是坎普(Kemp,M.,1969)作出的,他研究了不同的关税削减方式和价格补贴对经济一体化后福利收益和损失分布的影响。

西托夫斯基(Scitovsky,T.,1958)则认为经济一体化将导致大市场→生产规模化和生产成本下降→需求上升和市场扩大→竞争进一步激化→社会福利增进这一积极扩张的良性循环。小岛清摆脱了传统的比较优势说,指出以前的国际经济学注重于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通过竞争原理达成国际分工和平衡,而相对忽视了对成本递减途径的研究,经济一体化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能够取得规模效益的产品上通过协议进行国际分工的过程,协议结果取决于一国对某产品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小岛清,1987)。

帕夫里奇和鲍里斯·塞泽尔基(Puffrich,P.& Paurice,T.,1987)认为发达国家的一体化理论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后者而言,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一种发展战略,他拒绝古典和现代理论中的一体化成功条件而指出一体化伴生着两极分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将一体化看作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照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格局的途径,这就要求成员国进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并体现其政治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负面效应是它将导致一体化组织之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并有可能降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环境质量(Pearce,D.,1995)。

从多元化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来看,经济一体化及其可能的福利增加受到成员国政策协调能力的影响(Balassa,B.,1961),也与人文传统等非经济因素有关。单纯从经济角度考察经济一体化可能低估了其实际意义,它不仅实现了成员国尤其是核心国的国际经济交往能力的倍放,也是对地缘政治格局进行渗透和重塑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Balassa,B.,1961,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Irwin Publisher.

Kemp,M.,1969,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Prentice Hall.

Meade,J.,1955,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Amsterdan Publisher,1955.

Pearce,D.,Capturing Global Environment Value,Vol.4,Earthscan Publication.

Salvatare,D.,1987,International Economics,2nd Edition,N.Y.Publisher.

Scitovsky,T.,1958,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Allen & Unwin Publisher.

Tinbergen,J.,Customs Union;Influence of Their Size on Their Effect,Zeitschrift der Gesamten Staatswissenschaft,Vol 113,404-414,1957.

Viner,J.,1950,The Customs Union Issue,N.Y.Carnegie Endowment Item.

法里佐夫,1986,《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梅尼西可夫,1987,《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小岛清,1987,《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帕夫里奇,1987,《南南合作的挑战》,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

陶大镛,1996,《现代资本主义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新人口论 下一篇:经济和谐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