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932页(228字)
橘:常绿小乔木,果实味甜,皮易剥,可食,皮、子都可入药。
化:变化。为:成、成为。枳:即枸橘,灌木或小乔木,有粗刺,常作绿篱,也作柑橘砧木。
果似橘,圆形,可入药。蜜橘变成了拘橘。比喻由于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品质。
《周礼·冬官·考工记(总)》:“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参见“逾淮之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