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逻辑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37页(1005字)

又称“问句逻辑”。

研究在问题和答案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逻辑问题的学科。现代逻辑的分支。

问题是多义词,它主要有如下涵义:(1)要求加以解释的题目;(2)尚待解决的事情;(3)事物的矛盾;(4)用问句形式所表达的内容。问题逻辑是在第四种含义下研究其逻辑问题,即研究问题的分类,问题间的真假关系以及问题的推理形式等。

问题没有真假,因为它没有对某一思维对象作出断定。但问题都有预设,预设是有真假的。

而问题都要求回答,回答也有真假。从逻辑上研究“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法。

如可作三分划分:(1)对某个事实情况或命题的是否真实有疑问,为是/否问句,或称联系——问句;(2)对某个事实、某个事物情况等缺乏认识,有一个未知的X,这一类称为X——问句或Wh——问句;(3)要求对已知几种情况作出选择的问题,为选择式问句。根据问题的答案的真假,问题的真值有三种,即“真”、“假”、“不当”。对不当的问题,一般不予考虑。这样,问题只取真、假二值。

由此就可明确问题之间的各种真假关系,如蕴涵关系、矛盾关系、等值关系、反对关系等。问题间的推理关系也须通过答案间的推理关系来定义,也即通过答案之间的推理关系,我们就可研究问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在问题推理中,运用命题逻辑的工具,是研究问题逻辑所必须的。此外,问题逻辑还要研究“预设”的问题。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问题方面的逻辑,19世纪的华特理的逻辑书也正式提出过问题逻辑。但只有在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非古典的、非标准的数理逻辑(如模态逻辑等)的发展,才具备有利的条件与锐利的工具来研究问题逻辑。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1967年发表的凯茨的《问句逻辑》是较有影响的。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对问题逻辑进行了研究,其中,孟自黄、吴宣文在1979年独立地提出了对“问题”的研究报告,引起逻辑学界的注意。

随后,在一些杂志书刊上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题论文。

【阅读书目】:

《现代逻辑启蒙》,杨百顺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问句逻辑》,(美)凯茨着,陈宗明译,载《自然语言逻辑译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