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92页(1139字)

又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

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各种现象,揭示其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物质文明是其发展的基础,而且,当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时,精神文明又物化于物质文明之中。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如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活动等,这是精神文明的起点;统摄教育、文艺、卫生、体育等在内的文化设施、文化形态以及文化活动,这是精神文明的有形体现;思想观念,例如学说、理想、信仰、政治思想、价值准则、伦理道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这是精神文明的实质和核心;生活方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满足需要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是随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研究精神文明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形势的需要。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生、发展的状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手段、方法和规律;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培养途径及基本素质要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差异及衡量标准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的限制,虽然没有提出和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但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97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正式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提法,并明确指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6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还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指导方针的决议》。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作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来研究,是1985年11月全国第二次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提出的。在1986年第5期《求索》上,王驰撰文呼吁应当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同年,中国展望出版社推出《精神文明辞书》。辽宁省创办了《精神文明研究》学术刊物。

。【阅读书目】:

《试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的实在性及其价值》,王驰,《求索》1986年第5期;《试论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李生录,《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1期。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学 下一篇:奖励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