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306页(1857字)

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

关于行为科学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1)它是以人的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群的总称。(2)它是应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生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行政学、教育学、哲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一些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行为(主要是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程度很高的应用科学,它研究人在许多领域中的行为,因而形成许多视为行为科学分支的学科,例如医学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犯罪行为学、政治行为学、行政行为学等等。(3)它是应用上述学科知识,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研究管理中的行为的科学。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使用的定义,是基于上述的第二种认识,认为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综合性、边缘性应用科学。

它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种学科的成果、综合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因此,行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领域,遍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发展趋势看,所有方面都要研究。我国当前的重点是放在管理方面的组织行为学或管理行为学的研究与应用。

组织行为学,即狭义的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个体行为。

在个体的层次上,研究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即个人对于周围事物的知觉与理解,人们的思维方法、归因过程,人的动机、个性、态度能力、价值观等。这与实际活动中的兴趣、需要、达到目标等行为有密切关系。(2)群体行为。

主要是研究群体行为的特征,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个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信息传递的方式等。(3)领导行为。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是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在内的整体。过去较重视研究领导者本身的品质,近年来则偏重于领导素质的评价、培训及决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4)组织开发。研究组织变革的策略与原则,变革的力量及其成效的衡量方法等,对变革进行目标管理。

此外,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的扩大化与丰富化,人、机和环境诸因素的合理安排,各种行为的测量评价方法的探索,电子计算机在管理行为中的应用等方面,也都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行为科学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形成于管理领域。

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为创始人的人群关系学派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新见解。他们认为,人不是“经济人”,而是有理智、有情感、有复杂心理的“社会人”,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人群关系学派的建立为行为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讨论了利用现有科学知识,探寻人类行为规律的问题,并给它定名为行为科学。从此,人群关系学派改称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也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到60年代中期,行为科学进一步发展而产生了组织行为学。在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已对人的行为问题作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与论述。40年代初期,费孝通曾经翻译了西方行为科学创始人梅奥的《文明社会中人的问题》一书。但是,行为科学在我国引起广泛注意和应用研究,是从70年代末开始的。1985年1月,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在北京成立。在研究和借鉴国外行为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我国学者还积极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要以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行为科学,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体系有三个层次和一个桥梁。

三个层次是,工程技术(由管理技术、人才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社会工程、法制系统工程和法治系统工程等组成);技术科学(由社会心理学、人才学、德育学、立法学等组成);基础科学(由伦理学、法制史学、法理学和法律思想史等组成)。一个桥梁是社会论;社会论是研究个人心理、个人意识、个人思想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的,是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阅读书目】:

《行为科学》,王加微编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行为科学概论》,唐子畏编着,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社会主义行为管理学纲要》,邹再华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组织行为学》,孙彤编,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年版;《行为科学》,曹杰编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比较管理学 下一篇:管理经济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