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管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305页(1346字)

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工业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和方式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通过研究许多国家(或企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动态,采用科学的比较分析方法得出的有关结论。其目的是为了探索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普遍适用于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规律。

具体来说,比较管理学所比较的是各国特有的管理过程与管理方式。

管理过程,即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等职能的履行构成的管理活动过程。对各国的这五种职能过程的对比分析,可以归纳出若干不同的管理类型,并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管理方式包括管理环境、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特征、管理行为模式、管理哲学、管理组织和管理体制。一定管理环境下的管理主体依照自己的管理哲学和对管理对象的行为模式与特征进行研究以成立一定的管理组织和体制,进行管理活动,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方式。

由于各国的上述因素不同,形成的管理方式也必然不同。对各国的管理方式及其内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对各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具体参考价值的规律性认识。

比较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的宏观管理职能、体制和政策;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分析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阐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理论、实践的一股规律和特殊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研究法和类比研究法,同时辅之以其他研究方法,如描述法、社会学研究法、全面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各种方法相辅相成,构成了以比较方法为主要特征的比较管理学方法论的结构体系。

比较管理学产生于50年代后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比森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尔斯出版于1959年的《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是比较管理学的奠基着作。

以比较管理学命名的第一本专着,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法默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里奇曼于1965年合着的《比较管理学与经济进步》。1970年,美国纽约大学正式成立了比较管理学研究室。与此同时,召开了国际性的比较管理学研讨会,由16位学者提供论文,认真探讨比较管理学的性质、规范、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确定今后对这门学科的教学、研究、培训的方向和具体措施,由纽约大学博德温副教授编成《比较管理学:教学、培训与研究》一书。

这是一部对比较管理学的发展起了一定指导和推动作用的重要着作。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和联邦德国都相继成立了比较管理学研究机构。各国有关比较管理学的着作大量涌现,其理论、研究方法、发展方向已经初步定型,并且根据不同学者使用的不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方法学派,主要有:社会-经济方法派、生态方法派、行为方法派、经理角色方法派、折衷-经验方法派等。我国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比较管理学的论着。

。【阅读书目】:

《国外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