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800页(898字)

研究有心理或生理缺陷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缺陷心理学以有心理或生理缺陷的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上有缺陷是指智力落后、情感障碍等心理发展上的不健全;生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指生理发育上的不健全或身体某一器官的功能有持续障碍,如聋、哑、肢体伤残等。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必定会影响到心理,从而使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表现出不同于正常人心理的特点来。

缺陷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如对色盲的研究就对普通心理学的色觉理论、感觉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另外,某些职业对人的某种心理特点有特殊要求的培养和训练,对缺陷儿童的诊断、学习和培训,也需要运用缺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主要有:(1)生理和心理缺陷患者的智力因素;(2)生理和心理缺陷患者的非智力因素(性格、意志、情感、兴趣);(3)不同年龄发展时期的心理或生理缺陷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4)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生理缺陷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5)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生理或心理缺陷患者的心理影响,生理或心理缺陷患者的特异心理品质和对缺陷心理的补偿;(6)生理或心理缺陷患者的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7)生理或心理缺陷患者同正常人的心理对比;(8)生理或心理缺陷患者的求知心理、职业心理、婚恋家庭心理、康复心理等。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测试法、实验法等。缺陷心理学根据缺陷患者对象的不同,通常分为盲人心理学(研究盲人或视力衰退人的心理)、聋哑心理学(研究与听觉缺陷有关的心理特点)、智力落后心理学(研究与先天性脑缺陷和后天性脑损伤相联系的智力发展的病理情形)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及红十字会等一些国际组织都十分重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对缺陷心理学的研究,并在医疗实践中对缺陷心理学的成果加以运用。

。【阅读书目】:

《残疾人心理分析》,吴厚德编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苏)鲁宾施·泰因着,林永馨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