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413页(301字)

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满足享受的思想。

中国战国初期的杨朱认为,人的自然本性要求耳、目、口、鼻、体、意的欲求,以得到快乐;人生有限,“千年亦死,百年亦死”,应该趁机尽情享乐。“享乐主义”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是一种认为道德的职责在于体现出享乐至上的道德观念。欧洲工业革命后,享乐至上逐渐成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在历史上多半属于剥削阶级的腐朽人生观,表现为缺乏理想,好逸恶劳,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奢侈挥霍,只顾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享乐主义与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共产主义精神是完全对立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