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现役劳动军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20页(1427字)

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资本家雇用的在业工人,是雇佣工人中的一部分。

雇佣工人分为现役劳动军和产业后备军,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现役劳动军的状况和产业后备军的状况一样,“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23·708)。首先,现役劳动军的劳动折磨加重。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资本家经常用失业来威胁在业工人,强迫他们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

在业工人为了避免失业,就不得不听从资本的奴役,从事过度劳动。“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23·697-698)。

其次,现役劳动军的工资下降。马克思说:“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23·699)因此,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使得资本家能够以失业相威胁,压低现役劳动军的工资水平。同时,失业工人为了能够找到工作,又情愿以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出卖劳动力,失业工人和在业工人之间的竞争,使在业工人工资下降。

第三,现役劳动军的在业地位没有保障,随时都有陷入产业后备军的可能。

因为:(1)现役劳动军的数量是由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各个阶段的更替来调节的。资本积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力越高,工人对他们自己就业手段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他们的生存条件,即为增加别人财富或为资本自行增殖而出卖自己的力气,也就越没有保障。”(23·70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各个阶段的更替是使现役劳动军队伍扩大和缩小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在繁荣时期,产业后备军会迅速地大量地被卷入现役劳动军的队伍,而危机时期,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成为产业后备军。(2)产业后备军和现役劳动军之间的竞争。马克思说:“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23·702)现役劳动军“劳动越多,为别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是提高,他们连充当资本增殖手段的职能也就越是没有保障”(23·702)。

第四,由于现役劳动军在各种威胁之中苦苦挣扎以及在苛刻的劳动条件下出卖劳动力,结果“资本消费劳动力是如此迅速,以致工人到了中年通常就已经多少衰老了。”(23·704)此外,在采矿业、化学工厂中劳动以及操作危险机器的现役劳动军,由于劳动条件的恶劣,会成为工业牺牲品,并且会随着这些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多。因此,这些过早衰老和成为工业牺牲品的现役劳动军,由于丧失劳动能力,陷入需要救济的赤贫境地。所以,马克思说:“需要救济的赤贫形成现役劳动军的残废院”(23·70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分析现役劳动军的状况,是为了阐明在资本积累条件下,贫困在雇佣工人一方积累,财富在资本家一方积累,得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上一篇:现实资本 下一篇:相对的劳动价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