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演化学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3页(664字)
(希腊语kosmos——宇宙;goneia——出生) 研究天体及其系统之起源和发展的一个科学部门。
天体演化学通常分为行星天体演化学和恒星天体演化学,尽管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天体演化学作出结论所根据的是天文学中其他部门、物理学、地质学以及其他关于地球的科学等学科的资料。如同宇宙论一样,天体演化学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宗教激烈斗争的场所。
天体演化学问题的困难在于,宇宙客体发展过程已经延续了几百万年乃至几十亿年,而与之相比,天文学的观察,甚至天文学的全部历史,前后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短暂时间。
行星天体演化学的困难还在于,我们目前能直接观察的只有一个行星系统。科学的天体演化学产生于约两百年前,当时,康德提出了关于行星是由围绕着太阳的尘雾状星云构成的假说。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所提出的假说(参见星云假说)无法解释太阳系结构的某些极为重要的特征而被抛弃。以后又有过许多其他假说,其中Д.Х.琼斯(于1916年)提出的假说最为流行。
但是,琼斯的假说也碰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目前仍然继续积累实际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加以概括,但是,问题仍没得到解决。苏联科学家(О.Ю.施密特,В.Г.费先科夫等人)的着作对行星天体演化学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恒星的本质及其内部结构只是到20世纪才弄清楚的。
恒星进化的特性迄今才大体弄清,然而,关于恒星起源的一切假说仍有争议。通常把总星系的天体演化学归入宇宙论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