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反共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16页(1107字)
又称十年内战。
1927-1937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施反动统治,镇压共产党和人民革命的战争。为对抗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1928-1930年蒋介石发动一系列的对革命根据地的“会剿”。1930年11月-1931年9月蒋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革命根据地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围剿”。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但蒋坚持不抵抗主义,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内战,1932年7月和1933年9月相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四、五次“围剿”。随后又对红军长征围追堵截。宋庆龄从蒋介石发动反共战争开始,即表示反对,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则表示支持,曾列名于南昌起义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27年9月6日在《在莫斯科发表的声明》中宣称:“谁反对土地革命,反对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经济解放,谁就站在反革命阵营那边”。认定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下,“存在着一股根深蒂固的、坚强地组织起来的、不可征服的革命力量,它的呼声很快就会响遍全世界”。在9月19日撰写的《中国目前的形势》一文中,更热烈称赞国内的暴动,指出:“在目前,这些暴动似乎是分散的”,“但是酿成这种暴动的酵母却遍布国内各地。从遥远的华南到长城内外都将沸腾起来”,“不论阻碍多么大,压迫多么残酷”,“中国将要得到自由”。
宋致电蒋介石,坚定表示:“我和我国亿万劳苦大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必将战胜血腥的反动派。”九一八事变后,宋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愿意与任何军队缔结攻守同盟,抵抗日本的侵略”的号召,向国民党建议,秉承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精神,团结御侮。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领导红军长征途中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八一宣言》后,宋庆龄、何香凝等率先响应。宋参与促成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但国民党内亲日分子仍然在活动。宋1937年2月18日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令人万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政府中仍有个别人士不了解救国必先结束内战的道理。在今天居然还可以听到‘抗日必先剿共’的老调,这是多么荒谬!”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为团结抗日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历时10年的反共战争结束。宋在《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文中赞扬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指出:“经过10年内战,国内许多地方遭到摧残,而共产党非但没有被打败,反而成了抗日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