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降低说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1:03:0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23页(495字)

动机的一种生物学观点的理论,最早由C·L赫尔提出的。

这种观点认为,动机的真正根本的东西是推动有机体行动的简单的内驱力。后来又认为行动的基本动因(动机)是内驱力。内驱力是一种中介度量,它由一定的条件(有机体内生理或心理状态的不平衡)产生,并反映于随后的行为之中。当内驱力消失或降低时,动机即减弱,行为即停止。

例如,体内食物的缺乏引起动物的一种不安状态(产生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促进动物的觅食和进食的活动,当它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内驱力就降低,行为也就减弱或停止。内驱力先天的和后天习得的(如二级、三级内驱力)。赫尔把内驱力同个体的学习过程联系起来,认为个体的习惯只有内驱力存在时才能形成,内驱力调节着学习的成绩。个体的反应潜能(SER)是习惯强度(SHR)和内驱力(D)的一个可变函数,得出公式:SER=SHR×D。

这一公式的意思是:具有一定力量的习惯可产生或大或小的反应,这取决于当反应被唤起时起作用的内驱力水平。即在习惯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反应潜能和内驱力成正比关系。反应潜能随内驱力增强而提高。反之,内驱力减弱后,反应潜能也随之降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