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68页(882字)
孟子最早提出的关于人性的理论。
认为人生来就有善性。与“性恶”、“性无善恶”的理论相对。人的与生俱来的善性,表现为善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四心”即“四端”,“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四种人伦道德。孟子认为,“四德”是人人所固有的善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人心之所同者,是理,是义,这正如“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一样的道理。“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孟子·告子上》)孟子指出,世上一切同类之物,无不大体相同,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大麦的生长、成熟有所不同,是由于土地的肥瘠,雨露的多少,人工的勤惰不同的缘故;人生来本性善,后来有了恶性,则是接触社会产生物欲,于是放纵悖乱的结果。“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丰收年景,少年子弟多半懒惰;荒灾年景,少年子弟多半强暴,不是天生的资质这样不同,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发生了变化。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善性表现为“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保持发展先天固有的善性,要靠教育与修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孟子还要求统治者把善性用于治国安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并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有重要影响。
近代谭嗣同的“人性平等”理论(见《仁学》)亦与“性善论”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