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69页(695字)
孟子的政治伦理观点。
意谓没有“君子”,便没有人来管理“野人”;没有“野人”,便没有人来养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失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按,君子,西周、春秋时,多指充任官职之人,即官吏,春秋末,渐成为对“有德者”的称谓。“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孟子所言君子当兼指两者。野人,居于郊外的劳动者,也称“小人”,常与君子对举。孟子谓,滕国的土地狭小,却也得有官吏和有德者。没有官吏和有德者,就没有人来统治劳动者;没有劳动者,就没有人来养活官吏和有德者。儒家自孔子始,一向重视正名定分,以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手段。对“君子”与“野人”(“小人”)更有明确的概念界定,认为二者具有不同的思想、信念、意识和道德追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基于对“君子”、“小人”的这些主观、先验的认识,儒家以教化小人为君子之己任,提出“君子务治,小人务力”的主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将之移入治国安邦的范畴,对君子、小人之别,从治与被治、被养与养的角度,作了明确阐述。
孟子的阐述反映了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阶级分野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可供认识统治阶级以压迫剥削为特征的本质。孟子的观点亦含有蔑视劳动者,歧视劳动实践的阶级偏见,表现了“君子”之流自以为优越于人的狂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