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0:35:4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784页(504字)

语出《荀子·性恶》。

是这篇文章的开头第一句话,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人们表现出来的善,是人为的,即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性恶论”是荀子的主要观点之一,他立论的根据是人生而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动物性的自卫自利倾向,如果每个人都只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事,必然天下大乱。

只有每个人都压制一下自己的某些欲望,尊重别人的某些权利,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大家相安无事。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仁义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结成互相依存、互让因而互利的人类社会。

由此往下推论,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的,而善又为社会结构所必不可少,则学习、教育、改造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为了抑制那些自我改造得不好的人的恶的天性,刑法也就更加必不可少。孟子讲“性善”,认为向善之心人皆有之,只要统治者好好引导就行了,故只需“礼乐教化”就可以治国;荀子讲“性恶”,认为人性本恶,要使人们向善,固然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刑法来威慑、压制。这样,“性恶论”就为法家的“严刑峻法”主张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根据。这一点,是早期法家们未曾论及的,应当视作荀子对法家理论的最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