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韵
书籍:宋词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23:08:5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宋词大辞典》第787页(598字)
不同韵部的韵字,或虽为同韵部但不同声的韵字,并用于一首词中,这种用韵方式称通韵。
例如刘克庄《贺新郎·九日》:“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这首词是不同部的通韵。“黑”、“织”、“尺”、“色”、“滴”、“迹”、“笔”、“瑟”、“客”、“出”、“寂”、“匿”都是八声韵,但不属一个韵部。“黑”、“色”、“瑟”:“客”属于词韵第九部;“织”、“尺”、“滴”、“迹”、“笔”、“寂”、“匿”属于词韵第三部;“出”属于词韵第十五部。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均可互相通押,但以上、去声通押为常见。
有的词甚至明确规定,平声要和上、去、入声通押。《西江月》、《换巢鸾凤》等词就是。
如苏轼的《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倚枕绿杨桥,杜字一声春晓。
”这首词6个韵脚,都属词韵第8部。但是“霄”、“骄”、“瑶”、“桥”是平声韵,“草”、“晓”是上声韵,乃同一韵部内的四平二仄相通。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将其列入“平仄韵通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