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词大辞典

书籍:宋词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23:10:4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宋词大辞典》第799页(1830字)

文体名。

原指一种合乐的可以歌唱的歌词。清孔尚任《蘅皋词序》云:“夫词,乃乐之文也。”它配合的是“燕乐”乐曲之四声二十八调。“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刘熙载《艺概》卷4)后来,大约自北宋苏轼始,词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律化的抒情李清照《词论》云;“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又往往不协音律。

”词,由最早不定型的民间词到定型化的文人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句子参差不齐。王力先生说:“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二)有特定的词牌。词的特定的调名,通称词牌。

最初即为词题,当词与音乐分离后,便起着规定“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平仄)”的作用,是填词的依据。(三)结构上,词分单调和双调,少数分三叠、四叠。

(四)声韵上,要求特定的押韵与平仄。

李清照《词论》云:“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从某一角度去说,词比诗的用韵和平仄要求更严格。关于词的渊源,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词起源于《诗经》,丁澎《药园闲话》云:“词者,《诗》之余也。然则,词果合于《诗》乎?曰:按其调而知之也。”有人认为“词者,乐府之变也。”(王世贞《艺苑卮言》)刘永济《词论》亦说:“探索远源,谓词者,六朝乐府之流变也。”还有人认为词源于汉魏六朝杂言诗;而持“词乃唐人律、绝之所嬗化也”的观点最多。宋翔凤《乐府余论》云:“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清平调》,即被之乐府;太白《忆秦娥》、《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旂亭画壁赌唱,皆七言断句。”《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亦云:“然三百篇变而古诗,古诗变而近体,近体变而词,词变而曲,层累而降,莫知其然。”目前学术界较普遍的说法是,词渊源于两汉乐府民歌,形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繁衍于明、清,影响迄于现代。两宋是词发展的黄金时代。

涌现出众多的词家和词作,唐圭璋《全宋词》录入词人有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残篇530余首。词作者中,上有皇帝、大臣和文学巨擘,下至樵夫、渔父和歌妓,甚至还出现了能与鬚眉并辔的女词家李清照、朱淑贞等。

词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形式日益完备;内容上也逐渐由表现男女婉转缠绵的恋情、离愁别绪,扩大到寄寓国家、社会的盛衰荣辱,反映了比较广阔的社会现实;风格流派之多,犹如万花放蕊,千峰竞秀,盛况空前。宋初词人就在努力扭转晚唐、五代以来的“香而软”的词风,到了北宋中期,“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提要》)最早把宋词风格流派分为两大派,是明张綖《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苏轼和辛弃疾是有宋一代“倾荡磊落”“横放杰出”豪放词风的代表词人。苏、辛在宋词词坛上并称,正如李、杜在唐诗诗坛上并称一样。

他们“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提要》)开拓了词的新的境界。

婉约词派历来被人们奉为正统。两宋300余年,词人众多,流派迭出:柳永擅长写“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市井俚俗词,是婉约词派早期代表。

秦观词“专主情致”(李清照《词论》)“最和婉醇正”(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炎《词源》)被誉为正宗婉约词派代表。大晟词人周邦彦,其词“浑厚和雅”(张炎《词源》)“缜密典丽”(刘肃《片玉集注》)“富艳精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是婉约词派之一流。此外,还有格律词派,亦称雅正词派,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前者善于运密于疏、寓刚于柔,以清健空灵、音韵高绝为特点;后者善于烹炼句法,雕琢词藻,“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神韵流转,旨趣永长。”(戈载《七学词选》)奇艳词派,以张先、贺铸为代表。

他们笔力精健,采藻艳逸秾丽。闲逸词派,以朱敦儒、周紫芝为代表。

众多的风格流派显示了宋词姹紫嫣红绚丽夺目的成就。从唐、五代直至两宋,人们根据词的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先后称其为曲子词、曲子、曲、歌曲、琴趣、樵歌、渔唱、笛谱、乐章、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语业等,其中以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较为常见。

上一篇:长尾韵 下一篇:宋词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