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彝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099页(1168字)
【生卒】:1908—1988
【介绍】:
江苏苏州人,1908年12月(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生于上海。
8岁,随家人迁居北京,小学毕业后,考入天主教中学。1925年,毕业于私立北京法文高等学校。曾任北京中法储蓄会总管理处文书课主任、辽宁总分会经理。
1932年,任天津《大公报》经济课主任兼编辑部书记。1933年,调任编辑。1935年,奉派至沪,参加《大公报》上海版筹备工作。
1936年4月,《大公报》上海版创刊,任编辑。1937年12月,《大公报》关闭沪馆,仍居上海,任哈瓦斯通讯社翻译、中文部主任。
其后,因从事抗日救国活动,被日军拘捕,获释后辗转前往重庆,任职重庆《大公报》。1945年11月,《大公报》上海版复刊,任副经理兼社评委员。1947年3月15日,《大公报》香港版复刊,任经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兼上海《大公报》经理。
1950年10月5日,香港《新晚报》创刊,任董事长;同年,任上海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中南行政区文教委员。1951年,任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3月1日,九龙爆发“三一”事件;5日,香港《大公报》因转载北京《人民日报》,向港英政府提出抗议;21日,被港府以刊载“煽动文字”罪名逮捕,并被处以罚金,《大公报》同时被罚停刊半年;5月10日,经外交部抗议;18日,香港《大公报》复刊;同年,《大公报》改组,任香港《大公报》社长兼总经理,《大公报》督印人,后专任社长。又任龙马影业公司董事长、暨南大学副董事长等职。
1956年1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同年,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1959年4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0年3月,连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1964年12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2月,与夫人苏务滋同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8月,第五届政协第三次会议补选为常务委员;同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1981年5月,任宋庆龄治丧委员会委员。1982年3月,获法国总统季斯卡授予骑士勛章。1983年5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港澳地区代表;6月,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同年,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85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年3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港澳地区代表、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月,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18日,病逝于香港。
终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