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84页(1257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蜱蛸、桑蛸、螳螂子、赖尿郎等。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薄翅螳螂Mantis religiosa L.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或华北刀螂paratenodera augustipennis Saussure的卵鞘。
自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树枝,置蒸笼内蒸30~40分钟,杀死虫卵,晒干或烤干。因形状不同,分为下列三种: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者类圆形,长2.5~4厘米,宽2~3厘米,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褐色,上面有不明显的隆起带,底面平坦或有附着在植物茎上而形成的凹沟。
体轻,质松,有韧性。断面可见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呈黄棕色、有光泽。
气微腥,味微咸。主产广西、云南、湖北、湖南、河北、辽宁。此外,河南、山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地亦产;长螵蛸略呈长条形,长2.5~5厘米,厚约1厘米。一端较短,一端较细而长。
表面灰黄色,有斜向纹理。上面呈凸面状,上有带状隆起,隆起带有两侧各有一浅沟,呈褐色或灰褐色。
底面平坦或凹入,有时可见树皮附着于底部。质坚而脆。主产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地;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3.5厘米,宽1~1.5厘米,厚1~1.5厘米。表面褐色,有斜向纹理,长面呈凸面状,并有带状隆起,近尾端微向上翘,质坚而韧。
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炒桑螵蛸:将净螵蛸和麸皮同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即可。
盐炒桑螵蛸:取净螵蛸,用盐水拌匀,稍闷,入锅炒至微黄,取出晾干(每桑螵蛸10斤,用盐150克,加水适量溶化)。味咸甘,性平。入肝、肾经。补肾,固精,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萎,早泄。
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阴虚火旺或膀胱有热者慎服。①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
每服6克,空心用盐汤送下(《外台秘要》)。②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桑螵蛸12枚。捣为散。分作2服,米饮下。③治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3次(上2方见《产书方》)。
④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炙)15克,龙骨30克,为末。每米饮服6克(《徐氏胎产方》)。⑤治男妇疝瘕作痛:桑螵蛸30克,小茴香36克。
共为末。每服6克,花椒汤调服(《本草汇言》)。⑥治聤耳:桑螵蛸1个。慢火炙皮8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掺在耳内,每用半字。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拈去,次后掺药末,入在耳内(《经验方》)。
⑦治小儿软疖:桑螵蛸烧存性,研末,油调敷之(《世医得效方》)。桑螵蛸含蛋白质及脂肪等。
卵囊附着的蛋白质膜上,含柠檬酸钙(6分子结晶水)的结晶。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现代临床用于治疗遗尿症。取桑螵蛸、益智仁各45克(5~12岁儿童用30克),水煎,日服1剂。